標籤:資料庫安全 網路技術 資料庫軟體 電腦 資料安全
隨著電腦的普及以及網路的發展,資料庫已經不再僅僅是那些程式員所專有的話題。而Oracle資料庫更是憑藉其效能卓越,操作方便靈活的特點,在資料庫的市場中已經佔據了一席之地。但是同樣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進步,資料資訊的不斷增加,資料安全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老生長談”,也更不是以前書本上那些“可望不可及”的條條框框。
或許很久以前,大家都覺得Oracle資料庫的安全並不存在隱患,因為Oracle公司在去年11月份開始促銷其資料庫軟體時提出的口號是“只有Oracle9i能夠做到絕對安全”。但是不管它這麼說是為了促銷,還是為了擴大知名度,總之伴去年12 月份,英國的安全專家 David Litchfield 發現的9iAS 中存在的程式錯誤導致的緩衝溢出漏洞以及後來,PenTest Limited 和 eEye Digital Security 各自提出了一個小的漏洞,所有使用Oracle公司產品的人都不由地緊張了原本鬆弛的大腦--這個對於使用者來說,畢竟關係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下面筆者將帶著大家走進Oracle資料安全的世界。由於筆者水平有限,所以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望大家不吝賜教。
(一)Oracle資料庫的一些基本常識
這裡僅僅是為了以後的安全奠定一些基礎,因為我們後面要用到它們。
1.Oracle所包含的組件:
在 Oracle,資料庫是指整個 Oracle RDBMS 環境,它包括以下組件:
·Oracle 資料庫進程和緩衝(執行個體)。
·SYSTEM 資料表空間包含一個集中系統類別目,它可以由一個或多個資料檔案構成。
·其它由資料庫管理員 (DBA)(可選)定義的資料表空間,每個都由一個或多個資料檔案構成。
·兩個以上的聯機恢複日誌。
·歸檔恢複日誌(可選)。
·其它檔案(控制檔案、Init.ora、Config.ora 等)。
每個 Oracle 資料庫都在一個中央系統類別目和資料字典上運行,它位於SYSTEM 資料表空間。
2.關於“日誌”
Oracle資料庫使用幾種結構來保護資料:資料庫後備、日誌、復原段和控制檔案。下面我們將大體上瞭解一下作為主要結構之一的“日誌”:
每一個Oracle資料庫執行個體都提供日誌,記錄資料庫中所作的全部修改。每一個啟動並執行Oracle資料庫執行個體相應地有一個線上日誌,它與 Oracle後台進程LGWR一起工作,立即記錄該執行個體所作的全部修改。歸檔(離線)日誌是可選擇的,一個Oracle資料庫執行個體一旦線上日誌填滿後,可形成線上日誌歸檔檔案。歸檔的線上記錄檔被唯一標識併合並成歸檔日誌。
·關於線上日誌:一個Oracle資料庫的每一執行個體有一個相關聯的線上日誌。一個線上日誌由多個線上記錄檔組成。線上記錄檔(online redo log file)填入日誌項(redo entry),日誌項記錄的資料用於重構對資料庫所作的全部修改。
·關于歸檔日誌:Oracle要將填滿的線上記錄檔組歸檔時,則要建立歸檔日誌(archived redo log)。其對Database Backup和恢複有下列用處:
<1>資料庫後備以及線上和歸檔記錄檔,在作業系統和磁碟故障中可保證全部提交的事物可被恢複。
<2>在資料庫開啟和正常系統使用下,如果歸檔日誌是永久儲存,線上後備可以進行和使用。
資料庫可運行在兩種不同方式下:NOARCHIVELOG方式或ARCHIVELOG 方式。資料庫在NOARCHIVELOG方式下使用時,不能進行線上日誌的歸檔。如果資料庫在ARCHIVELOG方式下運行,可實施線上日誌的歸檔。
3.物理和邏輯儲存結構:
Oracle RDBMS是由資料表空間組成的,而資料表空間又是由資料檔案組成的。資料表空間資料檔案被格式化為內部的塊單位。塊的大小,是由DBA在Oracle第一次建立的時候設定的,可以在512到8192個位元組的範圍內變動。當一個對象在Oracle資料表空間中建立的時候,使用者用叫做長度的單位(初始長度((initial extent)、下一個長度(next extent)、最小長度(min extents)、以及最大長度(max extents))來標明該對象的空間大小。一個Oracle長度的大小可以變化,但是要包含一個由至少五個連續的塊構成的鏈。
Oracle資料庫安全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