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時侯,做Oracle DBA的我們,當應用管理員向我們通告現在應用很慢、資料庫很慢的時侯,我們到資料庫時做幾個樣本的Select也發現同樣的問題時,有些時侯我們會無從下手,因為我們認為資料庫的各種命種率都是滿足Oracle文檔的建議。實際上如今的最佳化己經向最佳化等待(waits)轉型了,實際中效能最佳化最根本的出現點也都集中在IO,這是影響效能最主要的方面,由系統中的等待去發現Oracle庫中的不足、作業系統某些資源利用的不合理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下面把我的一點實踐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本文測重於Unix環境。
一、通過作業系統的一些工具檢查系統的狀態,比如CPU、記憶體、交換、磁碟的利用率,根據經驗或與系統正常時的狀態相比對,有時系統資料表面上看起來看空閑這也可能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因為cpu可能正等待IO的完成。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觀注那些佔用系統資源(cpu、記憶體)的進程。
1、如何檢查作業系統是否存在IO的問題?使用的工具有sar,這是一個比較通用的工具。
Rp1#sar -u 2 10
即每隔2秒檢察一次,共執行20次,當然這些都由你決定了。
樣本返回:
HP-UX hpn2 B.11.00 U 9000/800 08/05/03
18:26:32 %usr %sys %wio %idle
註:我在redhat下查看是這種結果,不知%system就是所謂的%wio。
Linux 2.4.21-20.ELsmp (YY075) 05/19/2005
10:36:07 AM CPU %user %nice %system %idle
10:36:09 AM all 0.00 0.00 0.13 99.87
10:36:11 AM all 0.00 0.00 0.00 100.00
10:36:13 AM all 0.25 0.00 0.25 99.49
10:36:15 AM all 0.13 0.00 0.13 99.75
10:36:17 AM all 0.00 0.00 0.00 100.00
10:36:17 AM CPU %user %nice %system %idle
10:36:19 AM all 0.00 0.00 0.00 100.00
10:36:21 AM all 0.00 0.00 0.00 100.00
10:36:23 AM all 0.00 0.00 0.00 100.00
10:36:25 AM all 0.00 0.00 0.00 100.00
其中的%usr指的是使用者進程使用的cpu資源的百分比,%sys指的是系統資源使用cpu資源的百分比,%wio指的是等待io完成的百分比,這是值得我們觀注的一項,%idle即閒置百分比。如果wio列的值很大,如在35%以上,說明你的系統的IO存在瓶頸,你的CPU花費了很大的時間去等待IO的完成。Idle很小說明系統CPU很忙。像我的這個樣本,可以看到wio平均值為11說明io沒什麼特別的問題,而我的idle值為零,說明我的cpu已經滿負荷運行了。
當你的系統存在IO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聯絡相應的作業系統的支援人員對這方面進行最佳化,比如hp-ux在劃定卷組時的條帶化等方面。
*尋找Oracle中不合理的sql語句,對其進行優。
*對Oracle中訪問量頻繁的表除合理建索引外,再就是把這些表分資料表空間存放以免訪問上產生熱點,再有就是對錶合理分區。
常用的工具便是vmstat,對於hp-unix來說可以用glance,Aix來說可以用topas,當你發現vmstat中pi列非零,memory中的free列的值很小,glance,topas中記憶體的利用率多於80%時,這時說明你的記憶體方面應該調節一下了,方法大體有以下幾項。
*劃給Oracle使用的記憶體不要超過系統記憶體的1/2,一般保在系統記憶體的40%為益。
*為系統增加記憶體。
*如果你的串連特別多,可以使用MTS的方式。
*打全補丁,防止記憶體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