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語句: Python使用if-elif-else描述多分支決策,簡化分支結構的嵌套問題. 可能會有零到多個elif部分,else是可選的。關鍵詞elif是else if 的縮寫,這可可以有效避免過深的縮排。if…elif….elif序列用來替代其他語言中的switch或case語句。
例如:
print("請輸入(0-3)的一個整數:")x = int(input())if x == 0: print("輸入的數為0")elif x == 1: print("輸入的數為1")elif x == 2: print("輸入的數為2")elif x == 3: print("輸入的數為3")程式運行結果:請輸入(0-3)的一個整數:2輸入的數為2>>>
for語句:
Python中的for語句和C中的略有不同。通常迴圈可能會依據一個等差數值步來進行,或者有使用者自訂迭代步驟和終止條件。Python的for語句依據任意序列(列表或字串)中的子項,按它們在序列中的順序來進行迭代。
>>> list1 = [1,2,3,4,5,6]>>> for i in list1: print(list1[i-1]) 123456>>>
range()函數:
如果你需要一個數值序列,內建函數range()會很方便,它產生一個等差級數列表。range(5,10),定義了5到10的等差數列。range(0,10,2)定義了0到10以2為步長增長的數列。
>>> for i in range(1,10,2): print(i) 13579
break和continue語句以及迴圈中的else子句: break語句和C中的類似,用於跳出最近一級的迴圈. continre語句只是結束本次迴圈,而不是結束整個迴圈的執行。 迴圈中可以有一個else子句,它在迴圈迭代完整個列表後(對於for)或執行條件為false(對於while)時執行,但迴圈被break中止的情況下不會執行。
for n in range(2,10): for x in range(2,n): if(n % 2 ==0): print(n, "是2的倍數") break else: print(n, "不是2的倍數")#程式運行結果:2 不是2的倍數3 不是2的倍數4 是2的倍數5 不是2的倍數6 是2的倍數7 不是2的倍數8 是2的倍數9 不是2的倍數>>>
pass語句:
pass語句什麼也不做。它用於那些文法上必須要有的什麼語句,但程式什麼也不做的場合。
另一方面,pass可以在建立新代碼時用來做函數或控制體的預留位置。可以讓你在更抽象的層級上思考。pass可以默默的被忽視。 def語句:
關鍵字def引入了一個函數的定義。在其後面必須跟有函數名和包括形式參數的圓括弧。函數體語句從下一行開始,必須是縮排的。 函數: 使用函數的目的: 降低編程的難度 代碼重用 函數調用執行的四個步驟: 調用程式在調用處暫停執行 函數的形參在調用時被賦值為實參 執行函數體 函數被調用結束,給出傳回值 函數的傳回值: return語句:程式退出該函數,並返回到函數被調用的地方 return語句返回的值傳遞給調用程式 Python函數的傳回值有兩種形式:返回一個值,返回多個值 無傳回值的return語句等價於return None 傳回值可以是一個變數,也可以是一個運算式。 異常處理:
Python使用try…except…來進行異常處理,基本格式如下:
try: <body>except <ErrorEype1>: <handler1>except <ErrorEype2>: <handler2>
當Python解譯器遇到一個try語句,它會嘗試執行try語句體內的語句
如果沒有錯誤,控制轉到try-except後面的語句如果發生錯誤,Python解譯器會尋找一個符合該錯誤的異常語句,然後執行處理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