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redis 管理 基本命令
在前面幾篇文章中介紹了redis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以及基本使用方法,本文將介紹一些管理資料庫的命令。
1、如何選擇資料庫
// redis中包含0-15號數字表示的資料庫,預設選擇0號資料庫;文法:select [資料庫數字] // 資料庫數字:0-15// 如果選擇成功返回OK,否則提示你的資料庫索引數字無效
2、查看當前資料庫中key的總數
文法:dbsize // 命令相對比較簡單
3、擷取redis.conf設定檔設定資訊
文法:config get [pattern] // pattern:類似於Regex;"*" : 任意長度字元;範例1:擷取所有的redis.conf配置資訊 config get *範例2:擷取redis.conf配置的dir屬性資訊 config get dir範例3:擷取d開頭的配置資訊 config get d*
4、擷取redis相關資訊
文法:info // 包括諸如redis版本,系統等資訊
5、判斷是否串連redis伺服器
文法:ping // 如果串連正常,返回PONG,否則提示串連失敗。
6、清理資料庫
文法1:flushdb // 清空當前資料庫文法2:flushall // 清空所有資料庫0-15號
7、退出登入
文法1:quit文法2:exit文法3:CTRL + C
8、查看當前資料庫中key列表
文法:keys [pattern] // pattern : 運算式範例:keys * // 擷取當前資料庫的所有key列表 keys list_* // 擷取當前資料庫以list_開頭的key列表
9、刪除指定key
文法:del [key名稱]範例:del name // 刪除名為name的key,刪除成功返回1,否則返回0
10、判斷key是否存在
文法:exists [key名稱]範例:exists name // 判斷名為name的key是否存在,存在返回1,否則返回0
11、設定key的到期時間
文法:expire [key名稱] [到期時間(單位秒)] //效果類似與setex範例:expire name 10 // 設定name到期時間為10秒鐘,可以是同ttl命令查看name的有效期間;例如:ttl name ,返回-1表示已經到期,否則返回當前有效時間
12、移動key到指定資料庫中
文法:move [key名稱] [資料庫數字]範例:move name 1 // 將name從當前資料庫移動到1號資料庫中
13、持久化key
文法:persist [key名稱] // 當使用expire之後,還未到期,此時如果你想撤銷到期設定,那麼通過 // 該命令,可以取消到期時間,持久化操作。例如:persist name
14、重新命名key
文法:rename [舊key] [新key]範例:rename name name1 // 將name重新命名為name1
15、查看key的資料類型
文法:type [key名稱] // 返回key的資料類型
本文出自 “java程式冥” 部落格,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793404905.blog.51cto.com/6179428/1550061
[redis管理] 之 基本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