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_flush/flush在手冊中的描述, 都是重新整理輸出緩衝區, 並且還需要配套使用, 所以會導致很多人迷惑…
其實, 他們倆的操作對象不同, 有些情況下, flush根本不做什麼事情..
ob_*系列函數, 是操作PHP本身的輸出緩衝區.
所以, ob_flush是重新整理PHP自身的緩衝區.
而flush, 嚴格來講, 這個只有在PHP做為apache的Module(handler或者filter)安裝的時候, 才有實際作用. 它是重新整理WebServer(可以認為特指apache)的緩衝區.
在apache module的sapi下, flush會通過調用sapi_module的flush成員函數指標, 間接的調用apache的api: ap_rflush重新整理apache的輸出緩衝區, 當然手冊中也說了, 有一些apache的其他模組, 可能會改變這個動作的結果..
有些Apache的模組,比如mod_gzip,可能自己進行輸出緩衝, 這將導致flush()函數產生的結果不會立即被發送到用戶端瀏覽器。 甚至瀏覽器也會在顯示之前,緩衝接收到的內容。例如 Netscape 瀏覽器會在接受到換行或 html 標記的開頭之前緩衝內容,並且在 接受到 標記之前,不會顯示出整個表格。
一些版本的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只有當接受到的256個 位元組以後才開始顯示該頁面,所以必鬚髮送一些額外的空格來讓這 些瀏覽器顯示頁面內容。 所以, 正確使用倆者的順序是. 先ob_flush, 然後flush, 當然, 在其他sapi下, 不調用flush也可以, 只不過為了保證你代碼的可移植性, 建議配套使用.
flush和ob_flush的使用上有一些特別注意的地方,造成無法重新整理輸出緩衝。
一. flush和ob_flush的正確順序,先ob_flush再flush,如下:
ob_flush();
flush();
如果Web伺服器的作業系統是windows系統,那順序顛倒或者不使用ob_flush()也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在Linux系統上就無法重新整理輸出緩衝。
二. 使用ob_flush()前,確保前面的內容大小足夠4069字元。
一些Web伺服器的output_buffering預設是4069字元或者更大,即輸出內容必須達到4069字元伺服器才會flush重新整理輸出緩衝,為了確保flush有效,最好在ob_flush()函數前有以下語句:
print str_repeat(" ", 4096);
以確保到達output_buffering值。
代碼如下:
<?php
for ($i=1; $i<20; $i++)
{
echo "".$i."";
echo '
';
ob_flush();
flush();
sleep(1);
}
ob_end_flu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