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格式檔案系統時出現錯誤解決 在VMware下格式化一個分區出錯: # mkfs.ext3 /dev/sda2 mke2fs 1.40.8 (13-Mar-2008) mkfs.ext3: inode_size (128) * inodes_count (0) too big for a filesystem with 0 blocks, specify higher inode_ratio (-i) or lower inode count (-N). 該如何解決啊? 十分鐘後,我是這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先來說一下為何要增加硬碟:當初安裝Fedora時,我使用的是VM,用了三個virtual硬碟,一個6G裝system掛載在/目錄,一個1G掛載在SWAP分區,一個為15G的硬碟,掛載在/work目錄下,存放代碼資料。結果在裝完system後,/分區只有一點點磁碟空間了。 於是就想能不能使用VMware工具增加一點磁碟容量。關掉Linux後,在VM的功能表列的setting裡,可以重新調整磁碟的大小,不過提示,多出的空間需要重新分區,我把6G的根分區增到8G,多的2G後來才知道並沒有掛載根目錄下。使用fdisk命令來增加了一個分區,我把它掛載到了/opt下。最初我是增加了一個expand分區/sda2,格式化時,老是彈出上面的錯誤,後來網上一搜,好像是說 Anpartitio extended n does not really exist and takes up almost zero space on your drive. Its a software hack to get around the four partition limit. All it does is to reserve some space on the drive in which you create logical partitions to use the pace. Make some more partitions. 這裡好像說是expand格式化無意義,因為它是為logical partition服務的,它們大小一樣。在一塊硬碟裡你最多隻能創造four partiton,包括主要磁碟分割與expand分區,而一個expand分區可以創造去多個logical partition,是在logical partition使用space的。 後面我就創造了一個邏輯分區/sda5,創造好以後,可能需要重啟,看英文提示。如覺得重啟麻煩,輸入partprobe命令,這個命令,來讓核心重新獲得一次分區表的資訊。之後就可以使用mount 掛載了,如果不能掛載,一般是檔案系統,格式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