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lce中相關的概念整理,oralce概念整理
【資料庫名】
概念:就是一個資料庫的標識,作用等同於我們的身份證的作用,如果一台機器上安裝了多個資料庫,那麼每個資料庫都會有一個資料庫名稱對應,這些資料庫名稱在資料庫被建立的時候,資料庫名稱也會被寫入控制檔案中去,在控制檔案中是以二進位的檔案儲存體,我們如果要修改的話就不是太方便,所以我們在起資料庫名稱的時候盡量考慮清楚。
作用:資料庫名稱是在建立資料庫,安裝資料庫,建立資料庫控制檔案,修改資料結構的時候或者備份資料庫的時候會使用到。
我們如果想在sqlplus中查看當前串連的資料庫名稱:
方法一:select name from v$database;
方法二:shower parameter db;
方法三:查看所有參數檔案。
【資料庫執行個體名】
概念:執行個體是訪問oracle資料庫所需的一部分電腦記憶體和輔助處理電腦後台進程,是由進程和這些進程所使用的記憶體所構成的集合。它根本不需要一個與其相關聯的資料庫,沒有任何資料檔案也可以啟動執行個體。
【sqlplus中啟動oracle資料庫執行個體】
SQL> connect system/manager as sysdba;已串連到空閑常式。SQL> startup open finance;ORACLE 常式已經啟動。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1249902592 bytes Fixed Size 1292132 bytes Variable Size 318769308 bytes Database Buffers 922746880 bytes Redo Buffers 7094272 bytes 資料庫裝載完畢。資料庫已經開啟。
【
sqlplus中停止oracle資料庫執行個體】
SQL> connect system/manager as sysdba;已串連。SQL> shutdown immediate;資料庫已經關閉。已經卸載資料庫。ORACLE 常式已經關閉。
【
sqlplus中查看oracle資料庫執行個體名稱】
SQL>select instance_name from v$instance;
大家訪問oracle資料庫就是訪問一個執行個體,但這個執行個體如果是關聯了資料庫檔案,就是可以訪問的,如果沒有就會有訪問執行個體不存在的錯誤。
執行個體名是指用於響應某個資料庫操作的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名稱。專業術語叫“SID”.
用於對外部串連,在作業系統中要取得與資料庫的聯絡,必須要使用資料庫執行個體名。
【執行個體和資料庫的區別】
Q:執行個體是臨時的,它只在相關的進程和記憶體集合存在的時候存在;資料庫是永久的,檔案存在他就存在。
Q:一個執行個體在其生存期內可安裝和開啟單個資料庫。資料庫可以被很多個執行個體安裝和開啟,或者一個接一個的執行個體安裝和開啟,或者由多個執行個體同時安裝和開啟。
【資料庫服務名】
oracle8i引進,在8i以前,我們用SID來表示資料庫的一個執行個體,但是在oracle的並行環境中,一個資料庫對應多個執行個體,這樣就需要多個網路服務名,為了方便,引入資料庫服務名。該參數對應一個資料庫,而不是一個執行個體。
如果資料庫有網域名稱,那麼資料庫服務名就是全域資料庫名稱。資料庫服務名與資料庫名一致。
從oracle8i開始的oralce網路組件,用戶端與資料庫連接的主機字串使用的是資料庫服務名,之前用的是資料庫執行個體名。
SQL>select 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service_names';
SQL>show parameter service_name;
【網路服務名】
也可以稱為資料庫別名,是用戶端訪問資料庫時所需要,網路服務名被記在tnsnames.ora檔案中。
ORACLE中,資料區塊的概念(越詳細越好)
oracle 資料庫的資料存放區於資料區塊中,
資料區塊是資料庫中最小的資料群組織單位
oracle 是以資料區塊為單位管理資料檔案的儲存空間,
資料區塊的取值範圍在2KB~64KB之間,
連續的資料區塊可組成 Oracle中的另一個概念--區
區是電腦磁碟空間中分配的最小單位.
oracle資料庫的邏輯組件關係如下:
oracle資料庫-- 資料表空間 -- 段 -- 區 -- 資料區塊
Oracle中資料表空間的概念及作用?
ORACLE資料庫被劃分成稱作為資料表空間的邏輯地區——形成ORACLE資料庫的邏輯結構。一個ORACLE資料庫能夠有一個或多個資料表空間,而一個資料表空間則對應著一個或多個物理的資料庫檔案。資料表空間是ORACLE資料庫恢複的最小單位,容納著許多資料庫實體,如表、視圖、索引、聚簇、回退段和臨時段等。 每個ORACLE資料庫均有SYSTEM資料表空間,這是資料庫建立時自動建立的。SYSTEM資料表空間必須總要保持聯機,因為其包含著資料庫運行所要求的基本資料(關於整個資料庫的資料字典、聯機求助機制、所有回退段、臨時段和自舉段、所有的使用者資料庫實體、其它ORACLE軟體產品要求的表)。 一個小型應用的ORACLE資料庫通常僅包括SYSTEM資料表空間,然而一個稍大型應用的ORACLE資料庫採用多個資料表空間會對資料庫的使用帶來更大的方便。 Oracle資料表空間之作用 資料表空間的作用能協助DBA使用者完成以下工作: 1.決定資料庫實體的空間分配; 2.設定資料庫使用者的空間份額; 3.控制資料庫部分資料的可用性; 4.分布資料於不同的裝置之間以改善效能; 5.備份和恢複資料。 使用者建立其資料庫實體時其必須於給定的資料表空間中具有相應的權力,所以對一個使用者來 說,其要操縱一個ORACLE資料庫中的資料,應該: 1.被授予關於一個或多個資料表空間中的RESOURCE特權; 2.被指定預設資料表空間; 3.被分配指定資料表空間的儲存空間使用份額; 4.被指定預設臨時段資料表空間。
編輯本段控制Oracle使用者資料表空間配額
在一些大型的資料庫應用中,我們需要控制某個使用者或者某一組使用者其所佔用的磁碟空間。這就好像在檔案伺服器中,需要為每個使用者佈建磁碟配額一樣,以防止硬碟空間耗竭。所以,在資料庫中,我們也需要限制使用者所可以使用的磁碟空間大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可以通過資料表空間來實現。 我們可以在Oracle資料庫中,建立不同的資料表空間,為其設定最大的儲存容量,然後把使用者歸屬於這個資料表空間。如此的話,這個使用者的儲存容量,就受到這個資料表空間大小的限制。當然,資料表空間的優勢還不僅僅這些,企業對於資料庫的效能要求越高,或者資料庫容量越大,則資料表空間的優勢就會越大。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Oracle資料庫中資料表空間的處理方式,看其在效能與安全性方面是否有足夠的優勢與SQL Server資料庫抗衡。
編輯本段Oracle資料庫中資料表空間的處理方式
在資料庫設計的時候,我們建議資料庫管理員按如下順序設定資料表空間。 第一步:建立Oracle使用者資料表空間。 在設計資料庫的時候,首先需要設計資料表空間。我們需要考慮,是只建立一個資料表空間呢,還是需要建立多個資料表空間,以及各個資料表空間的存放位置、磁碟限額等等。 到底設計多少個資料表空間合理,沒有統一的說法,這主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去判斷。如企業需要對使用者進行磁碟限額控制的,則就需要根據使用者的數量來設定資料表空間。當企業的資料容量比較大,而其又對資料庫的效能有比較高的要求時,就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資料,設定不同的資料表空間,以提高其輸入輸出效能。 第二步:建立Oracle使用者資料表空間,並制定使用者的預設資料表空間。 在建立使用者的時候,我們建議資料庫管理員要指定使用者的預設資料表空間。因為我們在利用CREATE語句建立資料庫物件,如資料庫表的時候,其預設是儲存在資料庫的當前預設空間。若不指定使用者預設資料表空間的話,則使用者每次建立資料庫物件的時候,都要指定資料表空間,顯然,這並不是很合理。 另外要注意,不同的資料表空間有不同的許可權控制。使用者對於資料表空間A具有完全控制權......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