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Hound和Shazam是兩款強大的聽音辨曲的應用,它們能夠運行在包括iOS、Android、BlackBerry在內的多個移動平台上。所謂聽音辨曲,就是基於他們海量的音樂資料庫和強大的雲端運算能力,你只需要開啟這兩個應用,給它們聽一段音樂他們就會立即告訴你這段音樂的名字、演唱者、流派甚至還可以為你推薦一些相似風格的音樂。
這兩款應用在各個平台上都獲得了不錯的評價,現在我為大家在使用的角度上比較一下這兩個應用,看看那一個更適合我們。
SoundHound
很顯然,SoundHound由SoundHound公司開發,它的付費版本名叫SoundHound。相比Shazam,它最大的優勢是不僅僅能夠識別原聲的音樂,甚至是使用者自己哼唱的並不太標準的音樂他都能識別出來。在初次使用SoundHound時,它的識別速度之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點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在商場或者是電台上聽到一首好聽的曲子,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它的名字以及演唱者,而SoundHound只需要試聽一小段便能夠幫我們非常快速並且準確識別出來。 為了進一步測試SoundHound的準確率,我使用了三種不同類型的音樂,包括中文、英文和古典音樂,SoundHound都能快速準確的識別。後來我們使用一款叫做熊貓滾滾的動物視頻應用錄製了一首搞怪的神曲《愛情買賣》,很顯然,它又識別出來了!。
除此之外,作為一款社會化的音樂應用,SoundHound還包括許多其他功能。當它識別到一首歌曲後,使用者能夠通過Twitter、FaceBook、簡訊、電子郵件等方式與朋友們分享。 甚至還能夠通過亞馬遜購買歌曲的MP3版本,或者是在YouTube上搜尋相關的視頻、類似的藝術家和歌曲的專輯等等。 總的來說,SoundHound是一款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應用。
Shazam
同SoundHound一樣,Shazam也分為免費版和付費版,其中免費版有有限的標記次數。Shazam只能夠識別機器播放的音樂原音,對使用者自己哼唱的音樂不能夠識別。不知道農業重金屬教主慕容曉曉親口對它演唱愛情買賣時它能不能識別。而且相比SoundHound,Shazam的識別速度過慢,他需要聽完完整的30秒音樂片段之後才能夠進入音樂識別,而SoundHound往往只需要十幾秒就可以準確識別。通過對比,我發現SoundHound能夠成功識別的音樂,Shazam並不能完全識別,而且所用的時間過長。不過,這可能是我使用的免費版的原因。
在擴充功能上Shazam與SoundHound基本相同。 能夠通過Facebook、Twitter、電子郵件和簡訊息共用識別的歌曲。 同時也能夠連結到亞馬遜購買MP3,以及搜尋YouTube視頻。 同時Shazam還擁有SoundHound所沒有的查看演唱者資訊、傳記以及作品集的功能。可能純粹用來查看音樂資訊,Shazam更優秀一些。
我的觀點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SoundHound在音樂識別速度和準確率上都比Shazam略勝一籌。同時他提供的社會化功能亦能滿足的我們的基本需要。但是考慮到這兩款應用都是國外開發人員開發的,並沒有對中文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本地化支援,而音樂購買和分享到Twitter、FaceBook的功能也不太適合中文使用者的使用。
我非常期待有國內開發人員能夠開發出類似的應用,它應該包括以下的功能:
- 1. 提供一個強大、準確、快速的音樂識別功能,能夠識別使用者哼唱的音樂。
- 2. 能夠快速分享到國內熱門的SNS應用,例如新浪微博、開心網、人人網等等。
- 3. 連結到豆瓣音樂,查看音樂的基本資料。
- 4. 使用者能夠直接進入百度音樂下載該歌曲。(當然也可以和正版音樂商城合作)
- 5. 連結到優酷網觀看MV。
不知道哪一家能夠佔得先機,為使用者開發這樣一款應用。也許是擁有豐富的音樂資源,開發出強大的豆瓣電台的豆瓣網;也許是為Android使用者提供深受使用者喜歡的電視隨聲聽iTing.FM的App虎;也許是其他。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