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CS紮實基礎--知識體系架構的認清和學習完善(短期內高密度知識學習和思考)(1)參照 MIT 本科CS課程安排(2012版)http://blog.csdn.net/wowdd1/article/details/7522479(2)參照最新清華大學電腦系本科生培養方案本科2014級培養方案及指導計劃: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s/4842/2015/20150410092857531144112/20150410092857531144112_.html
2.時間四象限法則運用於任務時間管理(學習規劃執行的效率提升)時間“四象限”法是美國的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如客戶投訴、即將到期的任務、財務危機等)、重要但不緊急(如建立人際關係、人員培訓、制訂防範措施等)、緊急但不重要(如電話鈴聲、不速之客、部門會議等)、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如上網、閑談、郵件、寫部落格等)。按處理順序劃分:先是既緊急又重要的,接著是重要但不緊急的,再到緊急但不重要的,最後才是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四象限”法的關鍵在於第二和第三類的順序問題,必須非常小心區分。另外,也要注意劃分好第一和第三類事,都是緊急的,分別就在於前者能帶來價值,實現某種重要目標,而後者不能。好的工具:to do網頁版及手機APP: http://www.ezdo.cn/
3.我在南大的七年 劉未鵬(1)這是對我一生影響最重大的兩個習慣。第一個習慣給了我學習新東西的強烈動機,有了熱忱和興趣,做事情就不覺得累,就自得其樂。第二個習慣則給了我學習任何新東西的方法——不會嗎?查書去。(當然,學習一門專業並不完全通過看書就行,但這毫無疑問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途徑。)
①興趣(真正的興趣來源於成就感,直接設定合理的反饋就可以從沒興趣培養出興趣--反饋周期和反饋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
②不會?(認真思考了之後還是不會,查書問google) (2)這裡出現了一個歪打正著的事情:我本意並不是上數學系,如果當時知道這個專業是數學系,我可能就不會填報了。但正是因為這個錯誤,我在數學系好歹也受了一些數學基本功的訓練(儘管這個訓練的基礎是大一上的不多的幾節數學分析課,以及每次臨考前宿舍哥們例行的“包夜”看書),回過頭來看這個基本功在後來還是幫了不少的忙,甚至有一陣子我對數學本身到了高度興趣的程度。不得不說,這段學習的經曆是很鍛煉抽象和邏輯思維的。另一方面,困難如數學都學了,對其他學科就不覺得難,不會望而卻步。
注:數學在CS體系中的重要性,學習演算法的基石 ;
基礎:單變數微積分、多變數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進階:離散數學 組合數學 (3)所以後來我在部落格上總結自己學習編程中走過的彎路,孟岩先生說到,是不是彎路,不是那麼容易界定的。
的確,也許真的有更好的路,但事前真的很難判斷哪條路是最優的,我們能做到的,是把一條路走透了、走深了,只要不是一條太不靠譜的路,深入的過程中總會有很多的收穫。只要不是太頑固,善於反省,總有一天也會逐漸意識到越來越靠譜的路。
註:沒規劃和目標的人“知難行易”;有目標和規劃的大多數人“知易行難”,計劃不如變化;有的時候,想好了就去做,在做的過程中糾正自己,在彎路中跌摸滾打,堅持走下去就會有一定的收穫,方能知行合一,事半功倍
(4)大二下半年還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在CSDN上開了一個部落格,開始寫學習C++和編程的過程中的一些總結。這個部落格我一直寫到今天,伴隨了我整個7年的學習和成長,回過頭去看就像時光機一樣,能夠看到一路過來我都關注了些什麼東西,是怎麼想的,以及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是怎麼改變的。這些東西如果不記錄下來,就會逐漸忘掉,也就無法參照過去的自己,對未來提供更好的借鑒了。寫部落格的重要性(有品質的):①歸納知識搭建體系架構,清晰 ②記錄,借鑒 ③歸納對自己有用的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可能協助其他有同樣的困惑的人(依賴於博文寫的好不好) ④表達能力的訓練 ⑤很好的反饋方式,正反饋促進進一步學習... (5)二是我開始看英文版的書。之前,由於高中不靠譜的英語教育的原因,我恨死了英語,大二的校內四級課程還掛了科,直到大四才補考。但對技術本身的熱愛壓過了對英語的反感,我還是硬把一整本影印版啃下來了,而且津津有味,這本書就是Jeffrey Richter的《Applied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這個事情的重要性在於,後來我就不再反感和恐懼英語了,這是其一,其二是我開始意識到英文世界的技術資料有多麼豐富,所以雖然本身看上去不是一個太起眼的事件,但卻是我擷取資訊方式的一個Tipping Point,一旦熟練掌握了語言這個平台,背後就是一扇大門,通向一個海量的資訊源,後來我的資訊擷取絕大多數便來自於英文,其中尤數wikipedia和英文版的書為多此外,我有意識地提前準備了英語,因為我相信如果想要去好的外企,口語不過關很可能成為一塊短板(當然,英語作為承載最多技術知識的平台語言還有更大的價值),包括閱讀、書寫和口語。我想了一個方案,可以不用額外花時間來學習英語:閱讀的訓練蘊含在平時的英文技術資料的閱讀中,盡量讀英文的,一來英文資料更一手和全面,二來也順便練閱讀。書寫的訓練蘊含在去國外郵件清單發技術貼和自己寫的英文部落格文章中。口語的訓練則蘊含在平時的娛樂中——美劇,有一個暑假我幾乎天天開著Friends睡覺,另外學校有國外過來的團隊演講我不再錯過,而是主動參加,有一次還帶他們出去逛南京,說了一天英語,回頭在路上聽中文都像英文。雖然和外國友人交流的次數不多,但似乎對口語感覺的提高還挺大。後來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面試最後一輪就是英語的,而且是偏技術的,好在提前準備了,所以畢竟還是順利地表達出了想表達的意思。英語的持久性學習:①學習方式:讀寫的訓練(直接讀英語原著 材料(參見知乎):有哪些易讀的英文原版書?)聽力文法的訓練(推薦惡魔的奶爸學習經驗總結:奶爸的英語教室)②學習英語目的:擷取更豐富的技術材料;當作技能 (6)另一個事情是認識同實驗室的師兄陳懷興,嚴格來說是他先來找我聊天,可見那個時候我仍然還是沒有意識到與人交流的重要性的,後來,建立了TopLanguage討論群組之後越發意識到與他人交流的重要性,也開始主動尋找和參與交流,希望以後自己也能組織交流。陳懷興對演算法很有造詣,也是TopCoder上的常客和牛人,那個時候我也正在為以後的工作面試準備一些演算法基礎,所以經常找他討論,獲益很多。有一句話說:看一個人,只要看他讀的書和見的人。還是很有道理的,這兩者是一個人成長中最有價值的資訊來源。獨學而無友,則孤落而寡聞(知乎、stackoverflow、csdn和部落格園等技術交流平台的使用) (7)研一下半年,女朋友找工作的時候需要用到營銷方面的知識,於是我去替她找書,偶遇《影響力》這本書,這本書開啟了我的視野,讓我開始關注一個很有價值的領域:我們如何思考,如何正確地思考。這個領域有很多有意思和有價值的書,我利用近一年的時間,陸陸續續看了近40本相關的書(我把這些書整理了之後以豆列的形式放在豆瓣上),對思維的特點和缺陷,以及如何思考有了很多的瞭解,這些知識後來很大程度上使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和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領域的關聯性,培養人文素質以及思考能力的培養(基礎:如何閱讀一本書、學會提問)
電腦系學習曆程--關於對《我是一隻IT小小鳥》閱讀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