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linux的不知道什麼是掛載,實在是坑爹!學習不能半吊子,雖然是半路出家,基礎也要好好打,現在學習不晚!
http://baike.baidu.cn/view/131161.htm百度百科中關於linux掛載的定義:在linux系統中,掛載是指將一個裝置(通常是存放裝置)掛接到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上。要訪問裝置儲存中的檔案,必須將檔案所在的分區掛載到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上,然後通過訪問這個目錄來訪問存放裝置。使用mount命令就能夠看出已經掛載的裝置了。具體的不會要記得man。
如何建立使用者:如我要建立一個shine的使用者,那麼在終端下可以輸入:
useradd shine
然後輸入:passwd shine,提示輸入密碼,這樣就可以log out,並用shine登入了。(有必要的話需要加上sudo)。
我用這個建立了shine使用者後,發現用shine登入會出現錯誤,就是沒有案頭顯示,而且在/home目錄下並沒有建立shine的目錄。
百度之,發現Ubuntu預設是不會建立使用者目錄的,需要我們自己加option來建立。而且在建立了使用者之後,利用su shine切換使用者,會發現變成了sh-4.1$,在這之後也可以輸入命令,但是與之前的就是不太對,百度之,發現是沒有設定shell,需要建立使用者的時候指定shell,一般用的是bash,所以要制定bash。
現在總結一下使用者建立和刪除:
建立使用者:useradd -m shine -s /bin/bash
passwd shine
然後輸入密碼並確認,之後log out並用shine登入,就可以了,/home下也有shine這個目錄,登入也正常。
刪除使用者:userdel -r shine
就可以刪除shine的使用者以及其在/home下的目錄了。
Ps:只有超級使用者可以使用useradd、userdel這個命令。-m參數是建立home目錄,-s參數是確認使用者使用的shell。
開機關機:
shutdown -h now:即刻關機,但是好像非root不能使用這個命令。可能需要加上sudo。
shutdown只能超級使用者使用。-r參數表示重新啟動,-h表示關機。另外reboot等價shutdown –rnow,halt等價於shutdown –h now。
終端tty:
Ubuntu裡面有六個tty終端,可以使用ctrl+alt+f<1~6>來進行切換。利用ctrl+alt+f8又能切換到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下。使用tty可以方便我們進行操作,我切換到tty2並不影響我在tty1下的工作。
進程:
Linux下的進程有個進程號,為pid。進程存在優先順序,優先順序用nice表示,值在[+20,-20]間,越小的值代表越高的優先順序。
cat的用法:cat是顯示用,輸出一個檔案
-b:只對非空行顯示行號
-n:對所有行顯示行號
head和tail:
head是顯示檔案的前十行,tail是顯示檔案的後十行。
常見的.tar.gz包的解壓辦法:
先用gunzip解壓:gunzip xxx.tar.gz
然後利用tar解包:tar –xvf xxx.tar
tar命令的參數:-x 表示將檔案從tar包中解壓。-f表示指定操作的tar檔案名稱。-v表示顯示正在處理的檔案的名稱。
其實加上-z參數就可以代替第一個使用gunzip的解壓命令了。-z參數表示使用gzip/gunzip處理tar檔案。
同樣:利用tar壓縮一個檔案則是:tar –czvf xxx xxx,就可以壓縮一個檔案了。
PS:一旦利用gzip壓縮,原始檔案將被自動刪除。而一旦利用gunzip解壓,那麼原始壓縮檔也將被刪除。tar –cvf 壓縮後名稱源檔案
重新導向:
>、>>代表將一個命令輸出的一部分字元寫入一個檔案。
<代表將一個檔案的內容作為一個命令的輸入。
|管道符號,代表將一個命令的輸出當作另一個命令的輸入進行處理。
history:顯示輸入命令的曆史。
whereis:僅僅搜尋系統命令。
Ctrl+c:中斷當前程式的運行,回到shell中
Ctrl+z:暫停當前程式的運行,回到shell中。
將任務中斷後,任務並沒有結束,只是維持著掛起的狀態,利用fg/bg操作可以繼續前台或者背景任務。fg是在前台啟動,bg是在後台啟動。參考: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3960482-id-111808.html
ps:顯示進程。
參數:-A 代表顯示所有進程
-F完整輸出
-H顯示系統進程,並且顯示是哪些程式運行了哪些程式
-eopattern:pattern可以是%cpu,CPU佔用率;%mem,記憶體佔用率;pid,進程的pid;comm,進程的原始檔案名稱;s,進程的狀態。
df:disk free,顯示磁碟剩餘空間。-h,用G、M、K等單位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