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直沒有把學習筆記寫成部落格的習慣,一是覺得不大方便;二是覺得尋找起來沒有紙質的手感(女生的特質吧)。但是呢,近期要準備校招,為了總結大學期間專業課的學習內容和自學的一些知識,所以要開始寫網路筆記了。由於個人技術有限,若有錯誤的地方,請大家指正。
一、關於MySQL資料庫的操作
建立、修改、刪除資料庫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test; //建立一個名為test的資料庫use test; //使用USE命令指定當前資料庫alter database test //修改資料庫test的預設字元集和校對規則default character set gbkdefault collate gb2312_chinese_ci;drop database if exists test; //刪除資料庫test
- IF NOT EXISTS:在建立資料庫前進行判斷,只有該資料庫目前尚不存在時才執行;在刪除資料庫的時候,避免刪除不存在的資料庫時出現MySQL錯誤資訊
二、MySQL表操作
建立、修改、刪除表
show tables; //該命令可以查看當前資料庫中有哪些表create table student //建立一個名字為student的表( 學號 char(6) not null primary key, 姓名 char(8) not null, 性別 tinyint(1) not null default 1, 出生日期 date not null, 照片 blob null, 備忘 text null);
- auto_increment:設定自增屬性,只有整形列才能設定此屬性,順序從1開始。
- 定義外碼時,資料類型和長度必須一樣;參照的屬性必須是主碼。
- 當一個表中有多個屬性作為主碼時,必須在欄位定義完成後定義主碼。
//alter table用於更改原有表的結構alter table student add 畢業院校 varchar not null after 姓名, //增加畢業院校這一列在姓名的後面 drop column 照片; //刪除照片這一列rename table student to stu; //將student表名更改為studrop table if exists stu; //刪除表stu
二、表記錄的操作
插入、修改、刪除記錄
- 向表中插入全新的記錄用INSERT語句
- 替換舊記錄用REPLACE語句,可以在插入資料之前將與新記錄衝突(如:主鍵的唯一性)的舊記錄刪除,從而使新記錄能夠替換舊記錄,正常插入。
- 修改表記錄用UPDATE語句,可以用來修改一個表,也可以用來修改多個表
- 刪除表記錄用DELETE語句(還可以用TRANCATE TABLE語句,不過,我好像沒用過~)
use test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81101‘,‘王林‘,‘山東工商學院‘,1,‘1993-02-08‘);
replace into student values(‘081101‘,‘張三‘,‘武漢大學‘,0,‘1992-01-12‘);
update student set 總學分 = 總學分 +10; //將student表中的所有學生的總學分增加10update user,vip //同時對錶user和表vip記錄進行修改 set user.password=‘111‘,vip.password=‘222‘ where user.id=vip.id;
use testdelete from student //刪除test資料庫裡表student中學分小於60的學生記錄 where 總學分<60;
btw:今天做資料庫的題目時,有個題目是查看MySQL表結構的語句,當時只想起decribe table_name;其實總共有三種方法:
- describe table_name;
- desc table_name; //這裡的desc就是describe的簡寫啦
- show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顯示建立一個表的create table語句(這個方法好像真沒用過,如下)
MySQL的知識點總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