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資料類型:
八大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byte short char int long float double。注意:float聲明賦值時要在後面加上" f "符號。
引用資料類型:
類(class):如,字串String
介面(interface)
數組(array)
2.標識符,關鍵字:
注意:String 不是關鍵字,是類。
goto和const是保留關鍵字,一般都不使用。
3.變數:
成員變數:在方法體外,類中聲明的變數。
靜態變數:聲明時要在成員變數類型前加上關鍵字"static"。
執行個體變數。
局部變數:在方法體內聲明的變數。
當方法內的局部變數 i 和類的變數 i 重命,那麼在該方法內局部變數會替換掉類的變數。
4.運算子
運算時,整數類型預設為int類型,浮點數類型預設為double類型,都應強制性轉換。
"+="或"-="運算結果為原來類型,不需強制性轉換。
自增:
"++a"與"a++"區別:"++a"是先增加再運算,"a++"是先運算,再增加。自減同理。
&與&&的區別:當第一個運算式為假時,&&符號則不需要執行第二個運算式,而&則無論如何都要執行。
|與||的區別:同理。
位元運算符:
按位與"&":同為1,才為1。
按位或"|":同為0,則為0。
按位取反"~":二進位1改為0,0改為1。
移位操作:移位操作效率高。
<<:左移
>>:右移
>>>:無符號右移
三元運算子
5.資料類型轉換:
int a = (int) 1.3;
6.基礎資料型別 (Elementary Data Type)的封裝器類
byteByte
shortShort
intInteger
longLong
floatFloat
doubleDouble
charCharacter
booleanBoolean
練習:
1.寫出運算結果
class Numb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3,b=8; int c=(a>b)?a++:b++; System.out.println("a="+a+" b="+b+" c="+c); int d=(a>b)?++a:++b; System.out.println("a="+a+" b="+b+" d="+d); int e=(a<b)?a++:b++; System.out.println("a="+a+" b="+b+" e="+e); int f=(a<b)?++a:++b; System.out.println("a="+a+" b="+b+" f="+f); }}
---------- java ----------
a=3 b=9 c=8
a=3 b=10 d=10
a=4 b=10 e=3
a=5 b=10 f=5
2.用最有效率的方法算出2乘以8等於幾
答:2 << 3
3.char型變數中能不能存貯一個中文漢字?為什麼?
答:是能夠定義成為一個中文的,因為java中以unicode編碼,一個char佔16個位元組,
所以放一個中文是可以的。
java語言基礎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