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周之內,台北國際電腦大展充分表明一個事實:Linux真的來了。你信否?
Linux這個詞兒,令人很敏感,有人一聽,就哮喘。Linux有什麼厲害之處呢?簡單一句話,Linux允許自由地再分發。這是真假Linux的試金石,其餘的說法全是多餘。Moblin(移動Linux)就是出自Intel的OTC(開發技術中心),名門閨秀,不是社區的無名私生子。Moblin剛一出世,就成為人們的寵兒,爭相擁抱,不足為奇。在這次國際電腦大展上,Acer、Asus、Canonical、Linpus、Novell、Red Flag和Xandros全表示即將發布基於Moblin的Linux發行版,甚至某些Android應用也能跑在Moblin平台上。實際上,高通的智能本,快速啟動電腦都得益於Linux,而且,本周Dell推出一款全功能的膝上型電腦(顯示屏15英寸),帶DVD燒錄盤,160GB硬碟及其他組件,作業系統是Ubuntu,售價僅為299美元。微軟的新款W7膝上型電腦敢出來比試一下嗎?這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微軟一定會說,我不敢出來比試了。在未來6個月裡面,這些新型Linux電腦都都會出現在Bestbuy和Amazon網站上,一股腦兒湧向全球市場。W7電腦准沒戲!
6月4日,Intel成功兼并風河(Wind River),此舉意義絕對非凡。從此,Intel向左轉(Copyleft),微軟向右轉(Copyright),分道揚鑣,Wintel變為Lintel。實際上,風河不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風河公司全球有數千員工。細數風河的經營業務,保險叫你嚇一跳。通常,人們一般分不清楚計算(Computing)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實際上,計算過程的95%以上都是在物理硬體中發生的,恐怕最明白這一點的就是風河了。1981年風河公司剛一成立,就專註於各種計算板卡軟體的最佳化(DSO)業務,至今成了大名鼎鼎的全球專業戶。近年來,風河專長於多核(或多處理器)硬體裝置的軟體最佳化,對他們而言,各種“迷你本”(或MID)簡直就是小兒科。在這方面,Intel和風河真是對上眼了。Intel和風河的成功組合預示著今後資訊技術的創新焦點發生轉移,互連網和行動裝置將是技術創新的焦點,個人台式機在發達國家已經近於普及。在這個新的發展時期,Linux將是主角,微軟知道這一點,但是,已經太晚了。
時至今日,Linux來中國已經有10年多了,可以說,是一場大失敗,徹底的失敗。我是這麼想的,Linux真的來中國,是先結婚,後戀愛。這就是說,人們先接受Linux電腦(包括Ubuntu自啟動隨身碟),然後,再學習Linux的原理和理念。在這期間,我們幾乎什麼也沒有做。
(說明:關於風河的業務情況,容明日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