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此前一篇文章提到,裝置的片段化為行動裝置 App的測試帶來了極大挑戰。有挑戰就有機會,不僅僅是TestBird,包括BAT在內的互連網巨頭們都在布局Mobile Testing業務。但是,單一的測試服務是不能完全滿足開發人員需求的。因此我們一直在開始思考,什麼樣的測試模式才是未來Mobile Testing的方向。
自動化測試是否能完全解決人們的需求呢?
我想不是的,雖然行動裝置嚴重的片段化,使得開發人員不可能手動測試所有的裝置和系統版本,但是,關於應用的使用體驗和功能覆蓋的測試依然需要人工。自動化測試的價值是避免了測試者重複勞動,而不是在於取代人工。
因此,TestBird做自動化相容性測試,是藉助自身龐大的機型庫為開發人員提供測試平台,確保APP在市面上的主流機型的覆蓋率,從而減少使用者流失。畢竟TestBird總共擁有超過2000款手機,如果把這些手機交給人工測試,你需要養一隻20人以上的團隊,而自動化測試則大大降低了這一人工成本。
人工測試的未來在哪裡?
對企業來說測試部門存在周期性的人員緊缺與過剩,它伴隨產品的生命週期發生著。產品不穩定時測試團隊招兵買馬,產品穩定後測試部門人員過剩。作為管理者顯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因此測試人員的組織模式正面臨一場變革。
TestBird扮演的角色就是新模式的召集人,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40000人的真人體驗測試團隊,這將是一個巨大測試者的社區。未來企業可以在這裡通過眾包的形式快速建立一支高品質的測試服務團隊,忙時多人,閑時少人。而測試員們則擁有彈性的工作時間,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有更大的選擇權。
未來Mobile Testing的方向是怎樣的?
Bird認為未來的測試模式大致兩點:
1、測試者的技術門檻越來越高,機械式重複勞動越來越少。把測試員們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用技術說話。這意味著測試員們應該在企業中變得更加不可或缺,並且獲得更好的待遇。同時這也要求測試員們應該掌握更多的測試技術以及工具。
2、自動化測試的使用全面普及,行業性標準化測試流程產生。測試者不再從事繁瑣的勞動,這些工作就應該由自動化測試去承擔。隨著自動化測試技術的提升,我們將能夠做到更準確Image Recognition和更精準的點擊。當然,這並不是全部,我們還會推出更多的工具來輔助測試者更高效的工作。這些工具有的可以方便測試者收集BUG資訊,有的可以方便測試者快速整理測試案例,相信未來必將會有一套行業通行的標準去規範他們。
總的來說,自動化測試與測試者的關係不在於競爭而是互補。相信在未來,自動化測試將為測試者節省更多的時間,而測試者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掌握更有價值的技術。Bird願意與每一為測試者相伴成長。
測試員:你知道未來Mobile Testing的方向是什麼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