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池的CACHE特點,KEEP池CACHE特點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KEEP池的CACHE特點,KEEP池CACHE特點

KEEP池的使用十分簡單,設定DB_KEEP_CACHE_SIZE的值大於0,就可以將其他對象的BUFFER_POOL參數設定為KEEP了。

 ALTER TABLE T STORAGE (BUFFER_POOL KEEP);

SELECT COUNT(*) FROM T;

SELECT COUNT(*) FROM T;

從第二次才從KEEP池讀取

當KEEP池滿了後 新進來的表將會擠掉前面表所佔的記憶體

對於第一個查詢全部物理讀比較好理解,這是由於當時KEEP池中的空間被T表佔滿了,隱藏這時候對T2的查詢需要從物理磁碟讀取。執行完這個查詢,可以發現,T2表全部放入緩衝中,T表的資料被替換出一部分,還有3000多個BLOCK儲存在KEEP池中。但是對T的查詢確全部由物理讀組成,而KEEP池中的緩衝沒有起作用。

對於普通的DEFAULT池,Oracle使用的是最近最少使用演算法,在記憶體中有一個類似鏈表的結構。當DB_CACHE填滿後,Oracle會從將這個鏈表的最少使用端交換出去,用來存放新的資料。而且會根據新的資料的性質,選擇把新的資料放到最多使用端還是最少使用端。

如果DB_CACHE滿後,執行的是索引掃描,則Oracle認為需要緩衝這些資料,因此會清空最少使用端的空間,存放索引掃描的快取資料。如果是大表的全表掃描,則Oracle認為這些資料是很少需要被訪問的,因此清空最少使用端的空間放入表掃描的快取資料後,仍然放回到最少使用端。

而KEEP池沒有採用這種演算法,KEEP池其實是一塊可用記憶體採用類似迴圈的演算法進行訪問。如果KEEP池裡面還有剩餘空間,則新的資料會首先使用剩餘的空間,如果KEEP池已經儲存滿了,Oracle會從頭開始重用KEEP池。

這就是對T表的查詢導致了全部的物理讀的原因。由於T2表將T表中最初部分資料替換出KEEP,導致了查詢T表的時候,開頭部分的資料無法找到,產生了物理讀後在KEEP池中替換了T表中間部分的資料,同樣的道理,讀取到T表中部的時候,又把T表末尾的資料替換出去了。因此,執行完查詢發現,對T表查詢全部都是物理讀,KEEP池緩衝中的內容沒有起作用。

而且,由於T表的大小超過了KEEP池的大小,因此T表末尾部分的資料又會將開頭部分的資料替換出去,因此,再次對T表查詢仍然全部都是物理讀。

通過測試可以發現,CACHE選項沒有起作用,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既然放到單獨的KEEP池中,那麼必然打算將這個對象緩衝,因此Oracle對所有KEEP池中的對象採用了預設CACHE的方式。而忽略對象本身的CACHE和NOCACHE選項。

KEEP池雖然有很多特點與DEFAULT池有較大的區別,但是有一點卻是二者是相似的:最近最常用的BLOCK最晚被替換出記憶體。

雖然KEEP池沒有採用LRU鏈表的方式,但是Oracle仍然考慮了LRU的演算法,KEEP池的緩衝中,仍然是越常用的BLOCK保留時間越長。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