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Ruby on Rails的火爆,PHP這個流行的Web應用指令碼語言也出現了大量的新一代開發架構。與此同時,國內PHP開發人員也在北京寫字樓開始緊跟國外發展,推出了不同的開發架構。
Ruby on Rails催生變革
在RoR流行之前,PHP領域也有不少開發架構,例如Mojavi、WACT、PHPMvc和Seagull等。這些架構雖然也採用了MVC模式、資料庫抽象層等技術。但由於當時PHP本身不像現在這樣流行,所以這些架構都沒有得到大量應用,最終歸於沉寂。
而在感受到RoR提供的快速開發能力後,PHP社區像被注入了興奮劑。各種應用技術和開發架構層出不窮。
新一代架構的誕生
PHP社區在被RoR震暈後,沒有陷入過多的爭論。而是立即行動起來,開始了新一代架構的設計。首先出現的第一批架構幾乎都是RoR的複製。例 如PHP on Trax(連名字都借鑒Ruby on Rails)和TaniPHP、Akelos等。這些架構最大的特點就是力求100%複製RoR,不管是採用的架構、設計模式,還是使用方法。
這幾個架構一開始確實吸引了開發人員的注意,但隨著開發人員的深入瞭解,這些架構頭上的光環逐步褪色。晦澀難懂的架構、糟糕的效能,以及太多的限制,讓這些架構難以在實際項目中運用。
此時,許多PHP開發人員認為可以借鑒RoR的設計思想,但不應照搬RoR的結構和實現。為此,一些同樣推崇快速開發的架構開始在PHP社區出現。這些架構中,CakePHP和Symfony可謂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