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A 2.0的時代與 Oracle促進的變革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連結:http://www.eygle.com/archives/2008/12/dba20_oem_grid_control.html

這幾天看到Kamus和Piner分別寫了一些關於OEM的文章。
Kamus探討了OEM在稅務行業的應用,Piner探討了後9i時代的資料庫最佳化。

前幾天我討論的關於DBA 2.0的話題,實際上也正是Oracle在後9i時代不斷促進的變革,而變革的主要工具之一就正是全新的OEM(Grid/Database Control)。所以我嘗試將這個話題做一個最後的總結

既然我們開始了DBA 2.0的討論,那麼DBA 2.0是從何開始的,又可以如何界定呢?

普遍的認為,DBA 2.0開始於Oracle Database 10g的時代,由於Oracle 10g引入了大量的新特性,使得DBA的工作發生了質的變化
比如,ASM的引入使得DBA不得不更加深入的介入儲存的管理和維護;Clusterware的引入,使得DBA不得不深入瞭解和維護Cluster軟
件;如果在加上Oracle的OEL(Oracle Enterprise Linux)和最近推出的Exadata以及HP Oracle
Database Machine,那麼現在主機、作業系統、OS都需要一個Oracle DBA深層次的介入和管理。
而在傳統的資料庫層面,資料庫的自動管理與自我維護性則不斷提高。Grid Control/Database
Control可以協助我們更好的監控和管理資料庫,AWR(自動工作負載資訊庫)使得資訊的收集實現自動化,ADDM(自動資料庫診斷監控程式)使得數
據庫可以根據AWR等資訊進行自動的效能分析和診斷,SQL Advisor、SPM(SQL Plan
Management)可以協助我們進行SQL的調整和建議。。。。

總結一下那就是,在傳統的資料庫層面,Oracle不斷在強化自動化管理,提高資料庫的自我管理性,減少使用者的幹預和工作量;而在資料庫之外,更後端,DBA需要不斷向系統、儲存甚至網路領域延伸,在前端,DBA則需要不斷嚮應用層面進行擴充

那麼DBA 2.0的使命大致就可以概括為:在不斷完善的資料庫管理工作之外,向更廣闊體系層面延伸,包括應用
(Application)、系統(System)、儲存(Storage)、網路(Network)、架構(Architecture)等方面,為企業
提供更深遠的架構與決策支援,促進企業向更全面合理的可持久性IT架構方向發展

這裡所說的"不斷完善的資料庫管理工作"實際上是對DBA
2.0的一個深入要求,如果要延伸更廣闊的領域,那麼就必然要將資料庫管理工作處理的遊刃有餘,我之前提到過的Proactive一詞就是最核心的要求,
只有更加主動的、具有預見性的對資料庫進行維護和管理,才能將很多故障消弭於無形,也才能夠達到資料庫管理上的提高。

既然DBA
2.0意味著更廣泛的層面介入,更深入的知識瞭解,那麼Oracle也不斷在加強自己的產品,來降低DBA工作的複雜度,加強資料庫的穩定性與可靠性等。
實際上通過不斷的收購以及長期的布局,Oracle已經打造了以資料庫為核心的全系列DBA協助工具輔助與產品。

比如,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我瞭解到的Real User Experience Insight
產品,這是一款用於全方位監視實際使用者活動的軟體,用以確保基於 web
的應用程式效能能夠達到期望水平;在達不到期望水平時進行分析和通知,並提供使用者應採取相關措施的軟體。是其原理圖,從Page
request到請求返回,所有流程的響應都將被記錄用於預警和評估:

寄件者 Oblog

這是我第一次瞭解到Oracle在應用監控方面的軟體,實際上這是在前端、應用程式層向前邁進,這是Oracle的擴充策略之一。

而我此前曾經提到的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產品(也即新版的Grid Control / Database Control)則是在資料庫層面的巨大增強,Oracle一如既往不斷在資料庫層面加強其產品能力
是Oracle在從開發到產品所有階段自頂向下的應用管理(摘自Oracle官方示範文檔),其中資料庫層面的Diagnostic and
Tuning產品,Provisioning,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等產品都是來自OEM產品中的增強。

寄件者 Oblog

而右側關於應用測試階段,Oracle也有了很多新的產品,這包括Real Application Testing(這是Oracle
Database 11g中的功能,也整合在Oracle 10.2.0.4及之後的版本中),而Data
Masking也是最新包含進OEM中的組件。
Data Masking我也是剛剛瞭解,這個組件在進行資料複製時,可以對於生產資料進行轉換來保護原來的敏感資訊,但是仍然能夠保持資料的完整關係用於真實的應用測試。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功能及組件。
在前幾天召開的2008 北京 甲骨文開發人員大會上,我還瞭解到,現在Timesten居然也打包進了資料庫產品,Oracle In-Memory Database Cache現在可以作為資料庫的一個組件銷售。

那麼回過頭來,DBA 2.0的時代,我們希望不再面臨以前的情況:
資料庫忽然變慢,客戶投訴電話不斷,DBA如同消防隊員一樣不斷四處來撲滅冒起的火焰。。。。

DBA 2.0的時代,我們希望能夠預見系統的變化,將問題消弭與無形。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全面掌握資料庫運行狀
況,作為一個DBA,我在團隊中不斷強調"資料庫的全資訊管理"模式,也就是要全面深入掌握資料庫的健全狀態,比如並發數量、負載概要、邏輯讀與物理讀變
化等等,全面掌握這些資訊並且適時監控,就能夠見微知著的瞭解資料庫的變化,並及早預測和解決可能出現的效能問題。
在這方面AWR的曆史資料收集和記錄給了我很大的協助,OEM的診斷和SQL捕獲為系統調優提供了便利,Oracle也在2.0的方向不斷為我們解決難題。

在DBA 2.0的時代,Oracle的變化一如既往的非常快,要不斷學習才能跟上Oracle與時代的要求!

在最初的文章裡,我曾經提到過Grid/Database Control這個工具,這是Oracle Database 10g開始引進的基於瀏覽器的資料庫管理、維護與監控工具,是OEM(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發展的一個新階段。
不知道Oracle是基於怎樣的考慮和討論開始廢除/捨棄了Oracle Database
9i年代的基於JAVA開發的用戶端OEM工具(這個幕後的故事可能會非常有意思),也許是順應B/S的潮流,也許是大勢所趨。但是總之,Grid
/Database Control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也讓很多第三方資料庫管理工具廠商大感壓力)。
新的OEM功能越來越強大,涵蓋的範圍也越來越廣,Oracle的意圖是將OEM逐漸演化成為一個全面的系統管理、維護與監控工具,不僅涵蓋資料庫,還要涉及系統、網路、儲存等方方面面
最近在使用11g的OEM過程中,發現關於主機方面的資訊與監控越來越完善起來,比如關於負載、IO等資訊的監控:

寄件者 Oblog

而在Grid Control中,更廣泛的資訊會被監控和收集,比如應用的響應與處理時間等,通過進一步的下鑽與分析,可以在不同層面對於效能問題進行分析和解讀:

寄件者 Oblog

雖然OEM還不能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但是在日常工作方面,已經可以成為我們很好的助手。
我曾經在我的《循序漸進Oracle》一書中用了很大篇幅來介紹新版OEM的使用。OEM通過全面的監控部署,可以將曾經需要我們進行大量手工處理的工作自動來進行,以前需要很多指令碼編寫處理的工作,現在OEM可以內建的自動完成,我要說的是,這部分增強對於DBA具有普遍的價值。
比如在監控方面,我們可以定義各種各樣的度量條件,當特定閾值達到時,觸發警示:

寄件者 Oblog

當然還要配置一些SMTP及郵件設定,此後如果資料庫出現相關警示,我們的信箱就可以收到警示郵件,以下是幾個郵件樣本,當警告日誌中出現錯誤或者設定的空間使用達到,自動郵件警示資訊就會發出。

關於通用功能的增強,是OEM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這部分增強可以將DBA普遍需要進行的工作進行簡化,實現使用者效率的提升
當然,OEM對於很多進階DBA的協助也許有限,但是如果90%的Oracle資料庫應用企業能夠將OEM作為資料庫的管理監控工作,那麼資料庫的管理和維護效率一定能夠大大提高。我這裡所說的90%的企業,也許根本沒有專職的DBA,那麼OEM將會是非常重要的助力。
OEM中很多特性也可以顯著縮減資深DBA的工作量,我覺得OEM眾多的PACK包中,對DBA價值最高的是以下兩個:
1. Diagnostic Pack
診斷套件通過資料庫內建的自我診斷引擎來定位系統的效能瓶頸所在,並且給出相應的最佳化建議。
2. Tuning Pack
調整包對於指定的SQL自動進行最佳化,使之符合系統的效能要求。而哪些SQL需要最佳化,則完全可以通過制定效能目標來由Oracle自動從當前系統中抓取出來。

在OEM中,通過這兩個工具包,DBA可以很容易的捕獲並分析效能問題,並且可以參考資料庫的建議進行改進!使用OEM進行問題SQL的捕獲(注
意,不要等待問題出現時才去關注,日常對於資料庫的關注與監控尤為重要,也只有對資料庫進行更全面的跟蹤才能使DBA更具有預見性)與診斷變得非常快速與
簡便,這些變化甚至可以讓對資料庫僅有初步認識的人在解決資料庫問題時也變得十分專業:

寄件者 Oblog

而這些在OEM中可以快速完成的工作,在以前的複雜度可能會讓很多對資料庫瞭解不多的技術人員望而卻步!我們可以確切的說,正是Oracle
OEM的改進也即Grid / Database Control的增強,使得傳統的資料庫管理工作更加簡便,從而進一步促進了資料庫管理的變革!

站內相關文章|Related Articles

  • DBA 1.0 與 DBA 眼中的 DBA 2.0 時代
  • DBA2.0的時代 - DBA將向何處去?
  • IT168&ITPUB高校行活動:我也能做 DBA
  • 如何快速的成為一個合格的Oracle DBA?
  • DBA警世錄:職業生涯誤操作之誤刪除篇
  • 曆史上的今天...

          >>

    2006-12-21文章:             早歲哪知世事艱

          >>

    2005-12-21文章:             Internet make Us Closer             To Be Loved--by Jane

          >>

    2004-12-21文章:             升級MT到3.1.4版本

                 Oracle整合仁科的困難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