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TP出了新版5.0.2 作為一個TP的老使用者,當然需要研究研究了,在學習TP5的請求與響應時發現了TP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類Request請求類。在構造方法類中看到今天的主人公 php://input 這個東西。先做一個標題黨,不去研究TP5的Request類了,就研究清楚這個 php://input 就OK。畢竟本人之前未使用過這個協議。 官方解釋
PHP 提供了一些雜項輸入/輸出(IO)流,允許訪問 PHP 的輸入輸出資料流、標準輸入輸出和錯誤描述符, 記憶體中、磁碟備份的臨時檔案流以及可以操作其他讀取寫入檔案資源的過濾器。
僅僅看 php://input
php://input是個可以訪問請求的未經處理資料的唯讀流。 POST 請求的情況下,最好使用 php://input 來代替 $HTTP_RAW_POST_DATA,因為它不依賴於特定的 php.ini 指令。 而且,這樣的情況下 $HTTP_RAW_POST_DATA 預設沒有填充, 比啟用 always_populate_raw_post_data 潛在需要更少的記憶體。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的時候 php://input 是無效的
Note: 在 PHP 5.6 之前 php://input 開啟的資料流只能讀取一次; 資料流不支援 seek 操作。 不過,依賴於 SAPI 的實現,請求體資料被儲存的時候, 它可以開啟另一個 php://input 資料流並重新讀取。 通常情況下,這種情況只是針對 POST 請求,而不是其他請求方式,比如 PUT 或者 PROPFIND。
通過官網的話可以看到,php://input 這個輸入資料流 主要是和POST請求做對比。 php://input 與 POST 的異同
對比一
用戶端:
<form action="php_L_input.php" method="post" enc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名稱:<input type="text" name="name" /> 編號:<input type="text" name="number" />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 ></form>
服務端
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php_input = file_get_contents("php://input");var_dump(($php_input));var_dump(urldecode($php_input));echo '<hr/>';var_dump($_POST);
結果
從上面可以看到 在
(1)表單的enc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時
(2)表單的method="post"
在上面的條件下,兩者的資料完全一致,只是格式不同而已。
…..這裡先省略,後面在做編輯補充 …..
小結
Coentent-Type僅在取值為application/x-www-data-urlencoded和multipart/form-data兩種情況下,PHP才會將http請求資料包中相應的資料填入全域變數$_POST
PHP不能識別的Content-Type類型的時候,會將http請求包中相應的資料填入變數$HTTP_RAW_POST_DATA
只有Coentent-Type不為multipart/form-data的時候,PHP不會將http請求資料包中的相應資料填入php://input,否則其它情況都會。填入的長度,由Coentent-Length指定。
只有Content-Type為application/x-www-data-urlencoded時,php://input資料才跟$_POST資料相一致。
php://input資料總是跟$HTTP_RAW_POST_DATA相同,但是php://input比$HTTP_RAW_POST_DATA更湊效,且不需要特殊設定php.ini
PHP會將PATH欄位的query_path部分,填入全域變數$_GET。通常情況下,GET方法提交的http請求,body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