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網路上形成的資料包通過途徑傳輸到另一個資料庫上面,一般通過網路傳輸的過程中會因為一些原因比如距離過大而產生小部分資料包被丟失,而大部分資料包被成功傳輸到終端資料庫上。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網路丟包的過程。而其中丟包的大小和傳輸資料包的大小就是網路丟包率。比如工廠在A地買了一車貨,然後運送到B地,其中因為搬運工搬運和其他原因造成這批貨和在A地的所測量的數值要少一些,這個過程就是被丟失的貨物的故此,也就是網路中網路丟包,而丟失的貨物和貨物的總量的比值就是網路丟包率。通常這些只是磨損消耗,屬於很正常的。
如何查詢網路丟包率?
點擊工作列的“開始-運行”,在運行對話方塊上輸入cmd命令,執行該命令即可開啟命令提示字元,在介面中鍵入“ping [網址]”,顯示最後一行(x% loss)就是對目標地址ping包的丟包率。
網路丟包率怎麼解決呢?
網路丟包是我們在使用ping(檢測某個系統能否正常運行)對目站進行詢問時,資料包由於各種原因在通道中丟失的現象。ping使用了ICMP回送請求與回送回答報文。ICMP回送請求報文是主機或路由器向一個特定的目的主機發出的詢問,收到此報文的機器必須給源主機發送ICMP回送回答報文。這種詢問報文用來測試目的站是否可到達以及瞭解其狀態。需要指出的是,ping是直接使用網路層ICMP的一個例子,它沒有通過運輸層的UDP或TCP。
1、物理線路故障
如果是物理線路故障所造成網路丟包現象,則說明故障是由線路供應商提供的線路引起的,需要與線路供應商聯絡儘快解決問題。聯絡你的服務商來解決網路丟包很嚴重的情況。
2、裝置故障
裝置方面主要包括軟體佈建不當、網路裝置介面及光纖收發器故障造成的。這種情況會導致交換器連接埠處於死機狀態。那麼可以將你的光纖模組更換掉,換一條新的模組替換掉。
3、網路被堵塞、擁堵
當網路不給力的時候,在通過網路傳輸資料,就會將網路丟包更多,一般是路由器被佔用大量資源造成的。解決方案就是這時應該show process cpu和show process mem,一般情況下發現IP input process佔用過多的資源。接下來可以檢查fast switching在大流量外出連接埠是否被禁用,如果是,則需要重新使用。用show interfaces和show interfaces switching命令識別大量包進出的連接埠。一旦確認進入連接埠後,開啟IP accounting on the outgoing interface看其特徵,如果是攻擊,源地址會不斷變化但是目的地址不變,可以用命令“access list”暫時解決此類問題。
4、路由錯誤
網路中的路由器的路徑錯誤也是會導致資料包不能正常傳輸到主機資料庫上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狀況,它所丟失的資料也是很小的。所以使用者可以忽略這些資料丟包,而且這也是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