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Win7下做安裝ubuntu
- 下載ununtu14.04和EasyBCD軟體
- Win7下要騰出一個盤來安裝ubuntu。我是格式化掉F盤,然後回到案頭,右鍵點擊電腦-->管理-->儲存-->磁碟管理,找到F盤,右鍵點擊刪除卷。
- 開啟EasyBCD,按照所示操作
4. 點擊配置後會出現一個menu.lst檔案,把下面的英文複製進去,把原來的全覆蓋掉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4.04.3-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0)/initrd.lz
注意:ubuntu-14.04.3-desktop-i386.iso是我們ubuntu安裝包的名字
5. 解壓ubuntu鏡像檔案,找到casper檔案夾,把裡面的initrd.lz和vmlinuz解壓到C盤,把.disk檔案夾也解壓到C盤,然後在把整個iso檔案複製到C盤
6. 重啟 你就會看到有2個 啟動菜單給你選擇 我們選擇 NeoGrub 引導載入器 這個選項。
7. 按照上面的步驟就可以看到ubuntu的介面了。如所示
8. 先不要點擊安裝。。要按Ctrl+Alt+T 開啟終端,輸入代碼:sudo umount -l /isodevice這一命令取消掉對光碟片所在 磁碟機的掛載(注意,這裡的-l是L的小寫,-l 與 /isodevice 有一個空格。),否則分區介面找不到分區。
9. 下面就點擊 安裝Ubuntu 14.04開始安裝
10. 在這裡為ubuntu建立分區。我原來F盤有200多G,給swap20G,其他的都給了根分區 / ext4。
11. 點擊【現在安裝】,下面就可以自動安裝了。
12. 安裝完重啟就可以了
二、設定固定IP。(因為ubuntu每次重啟都會改變IP,對我們搭建環境很不利)
- 開啟終端,用root使用者登入
- 然後編輯interfaces檔案,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 添加資訊
#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100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注意:裡的address、netmask和gateway都是要ubuntu機子的。可以通過nm-tool命令查看
4. 添加完畢後,儲存退出,接下來就是配置DNS解析了,DNS解析檔案在/etc/resolv.conf。執行: gedit /etc/resolvconf/resolv.conf.d/base
5. 在該檔案下添加如下方框裡的內容
nameserver 192.168.1.1
nameserver 220.170.64.68
注意:nameserver就是DNS.可以通過nm-tool命令查看
6. 按照上面的操作重啟後就可以了。
三、安裝ssh(為了可以遠端連線)
- 更新源列表。開啟"終端視窗",輸入"sudo apt-get update"-->斷行符號-->"輸入當前登入使用者的管理員密碼"-->斷行符號,就可以了
- 安裝ssh。開啟"終端視窗",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斷行符號-->輸入"y"-->斷行符號-->安裝完成。
- 查看ssh服務是否啟動。開啟"終端視窗",輸入"sudo ps -e |grep ssh"-->斷行符號-->有sshd,說明ssh服務已經啟動,如果沒有啟動,輸入"sudo service ssh start"-->斷行符號-->ssh服務就會啟動。如所示
4. 使用gedit修改設定檔/etc/ssh/sshd_config。如所示
四、本地安裝Xshell5 ,串連ubuntu機子
- 下載安裝Xshell5.
- 雙擊案頭表徵圖
3. 點擊建立
4. 在彈出的建立回話屬性介面中,填下名稱和主機,點擊確定即可。如所示
五、安裝jdk
- 下載jdk-6u27-linux-i586.bin
- 將jdk-6u27-linux-i586.bin複製到/usr/local下。
- 啟動終端:輸入命令sudo -s ./jdk-6u20-linux-i586.bin
- 等上面的運行完成之後,就需要對JDK進行配置;輸入命令sudo gedit /etc/profile,在彈出的檔案最後一行中粘貼如下資訊:
注意:上面地址為本機jdk安裝地址
5. 重新啟動你的機子之後在在終端輸入:java -version 如出現如下資訊,表示安裝配置正確。
注意:我們的是java version “1.6.0_20”
六、安裝tomcat
- 下載apache-tomcat-6.0.28.tar.gz
- 複製安裝檔案到/usr/local/目錄下,在終端中,將安裝包解壓。(命令:sudo tar -zxvf apache-tomcat-6.0.28.tar.gz,
- 終端裡輸入命令:sudo gedit /usr/local/apache-tomcat-6.0.28/bin/startup.sh, 配置startup.sh檔案,添加入以下配置項
注意:這裡的地址要和自己安裝的實際目錄一致
4. 進入/usr/local/apache-tomcat-6.0.28/bin/目錄, 輸入命令:cd /usr/local/apache-tomcat-6.0.28/bin,sudo ./startup.sh啟動tomcat伺服器。如所示
5. 如果要查看詳細點的tomcat開啟關閉的日誌,可以進入tomcat下的logs/目錄,在終端中輸入tail -f catalina.out,就可以在終端中查看日誌了
6. 如果tomcat啟動報錯時,可以用如下方法查看更詳細的日誌
6.1可以在WEB-INF/classes目錄下建立一個檔案logging.properties
6.2 在logging.properties下添加java代碼
- handlers = org.apache.juli.FileHandler, java.util.logging.ConsoleHandler
-
- ############################################################
- # Handler specific properties.
- # Describes specific configuration info for Handlers.
- ############################################################
-
- org.apache.juli.FileHandler.level = FINE
- org.apache.juli.FileHandler.directory = ${catalina.base}/logs
- org.apache.juli.FileHandler.prefix = error-debug.
-
- java.util.logging.ConsoleHandler.level = FINE
- java.util.logging.ConsoleHandler.formatter = java.util.logging.SimpleFormatter
- 我們再次啟動tomcat時,就會在logs目錄下產生一個更詳細的日誌error-debug.2015-10-06.log。
七、安裝mysql
- 開啟終端,輸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直接安裝。如所示
2. 安裝好後在終端中輸入命令:mysql –uroot –p。斷行符號後輸入root密碼,看到如下介面就說明安裝好了
3. Mysql配置。
3.1 sudo gedit /etc/mysql/my.cnf。找到bind-address=127.0.0.1改成bind-address= 你機器的IP
3.2 sudo vi /etc/mysql/my.cnf 在mysqld中添加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注意:mysqld的第一行還要加上ship_name_resolve,因為如果沒有添加環境啟動時特別慢]
4. 重啟mysql。(命令:sudo /etc/init.d/mysql restart)
5. 如果出現重啟失敗的情況,先關閉原來mysql後在重啟。首先是找到mysql的進程(命令:ps -aux)mysql右邊的第一個數字就是進程號,關閉進程(命令:kill 進程號。)
6. Mysql開放遠程。
mysql -uroot -p
use mysql;
update user set host = ‘%‘ where host = ‘localhost‘;
flush privileges;
exit;
7. 通過navicat還原資料庫到遠程mysql中
八、啟動環境
- 將war包複製到tomcat的webapps目錄下,tomcat會自動解壓
- Mysql還原好後,重啟mysql
- 重啟tomcat
- 在瀏覽器中輸入地址
Win7 + Ubuntu 14.04 +tomcat + mysql 搭建測試環境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