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記憶體對應檔
還是優缺點。然後用途。怎麼用。
17.1記憶體檔案原理及用途
17.2使用記憶體對應檔
17.3用記憶體對應檔在進程間共用資料
17.1記憶體檔案原理及用途
與虛擬記憶體相似,記憶體對應檔允許開發人員預訂一塊地址空間地區並給地區調撥實體儲存體器。不同之處在於,記憶體對應檔的實體儲存體器來自磁碟上已有的檔案,而不是來自系統的頁分頁檔。一旦把檔案對應到地址空間,我們就可對它進行訪問,就像整個檔案都已被載入記憶體一樣。
記憶體對應檔主要用於以下三種情況:
1)
系統使用記憶體對應檔來載入並運行.exe和DLL檔案。節省了頁分頁檔的空間及應用程式啟動的實際。(系統自動,不關注)
2)
開發人員可用記憶體對應檔來訪問磁碟上的資料檔案。可避免直接對檔案進行I/O操作和對檔案內容進行緩衝。
3)
同一機器的不同進程間共用資料。
17.2使用記憶體對應檔
1)建立或開啟一個檔案核心對象。CreateFile
2)建立一個檔案對應核心對象來告訴系統檔案的大小及我們打算如何訪問檔案。
3)告訴系統把檔案對應物件映射到進程的地址空間中。
用完記憶體對應檔後,分兩步清理
4)
告訴系統從進程地址空間中取消對檔案對應核心對象的映射。
5)
關閉檔案對應物件和檔案對象。
//Open the file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HANDLE hFile = CreateFile(pszPathname, GENERIC_WRITE | GENERIC_READ,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if (INVALID_HANDLE_VALUE == hFile){AfxMessageBox(_T("File could not be opened."));return FALSE;}//Create the file-mapping object.DWORD dwFileSize = GetFileSize(hFile, NULL);HANDLE hFileMap = CreateFileMapping(hFile, NULL, PAGE_READWRITE, 0, dwFileSize + sizeof(TCHAR), NULL);if (NULL == hFileMap){AfxMessageBox(_T("File map could not be opened."));CloseHandle(hFile);return FALSE;}//Get the address where the first byte of the file is mapped into memory.PVOID pvFile = MapViewOfFile(hFileMap, FILE_MAP_WRITE, 0, 0, 0);if (NULL == pvFile){AfxMessageBox(_T("Could not map view of file"));CloseHandle(hFileMap);CloseHandle(hFile);return FALSE;}//Clean up everything before exiting.UnmapViewOfFile(pvFile);CloseHandle(hFileMap);SetFilePointer(hFile, dwFileSize, NULL, FILE_BEGIN);SetEndOfFile(hFile);CloseHandle(hFile);return TRUE;
17.3用記憶體對應檔在進程間共用資料
進程間共用資料的方式(或者說處理序間通訊方式):windows訊息、記憶體對應檔、剪貼簿、郵件槽、管道、訊號量、通訊端等。
用法:與上述相同。注意三點:
Ø
A進程執行完上述步驟後,B進程可直接存取(也可執行同樣步驟)。
Ø 用記憶體對應檔來共用資料時,多個進程必須用相同的記憶體對應檔名。
Ø 若僅為了共用資料,則不需CreateFile,只需將INVALID_HANDLE_VALUE傳入CreateFileMapping的hFile。更專業的說法:這樣建立的檔案對應物件的實體儲存體器不是磁碟上的檔案,而是希望系統從頁分頁檔中調撥實體儲存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