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個人興趣還是工作的需要,最近都需要從Windows上面跑到Linux下面。在Windows下面搞開發是我最熟悉的事情,一台新機器安裝上Visual Studio + VAssistx + SVN/Ankhsvn + UltraEdit + incredibuild...經過簡單的配置,就能輕鬆的windows下面愉快而高效的工作,這一切甚至算得上享受,即使是一堆陌生的來源程式,只要能提供VS的工程,也能很快的梳理其中的脈絡,尤其是自己很習慣於通過調試來熟悉代碼流程。
可當面對強大的UNIX的時候,突然間不知道自己該幹啥好了。有人說使用VI,有人說使用Emacs等等,僅僅是一個編輯器都不知道選哪一個。更別說去gdb了,一大堆的工具集,一大堆的命令...我不否認UNIX的強大,可是對於一個新人,學習梯度的確不小。如果有個導師指引一下,也許不會像我這樣痛苦。無論怎麼說,自己艱難的搞吧。不是有微薄嘛,以後學到哪都隨便記一下,即使成了流水賬也好。
我要使用QT遷移一個沉積相描述程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QGis。上官網看文檔,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在Windows下跑起來,以為VS是最麻煩的,所以採用MSys方式,搞了幾天失敗了,然後轉戰Ubuntu。總結出來結論,以後開源的linux程式,直接上虛擬機器跑就是了,不要在windows下面瞎搞了,搞到最後,自己被它給搞了。另外一點,linux下面一直使用make的,產生makefile的最方便的方式就是autotools,在QGIS文檔中介紹,自從**版本他們開始使用CMake來進行管理。所以,以後直接學習CMake好了,學習make也不簡單。
沒有機會看正規的Linux程式員怎麼開發程式,也不知道他們的開發環境,不過今天看了某些部落格http://www.reprojected.com/geoblog/,上面有一些視頻,通過看這些視頻能窺見他們的環境。所以以後有機會多看看QGIS開發人員的部落格,還是挺有意思的,至少比**門具有更多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