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blog tar http c get com
在windows 7下”dir /a c:\”發現有一條記錄
2009/07/14 12:53 Documents and Settings [C:\Users]
C:\Users 是原目錄,C:\Documents and Settings 是串連到 C:\Users 上的,也許微軟覺得 C:\Documents and Settings 太長太難記了所以在 windows 7 /vista 中改為C:\Users 了,但又怕部分老軟體有相容問題所以還留個 C:\Documents and Settings 串連目錄。該功能類似linux下的link功能,在windows 7/vista下為mklink.exe。
在cmd下運行mklink /?可查看該命令協助顯示如下。
C:\>mklink
建立符號連結。
MKLINK [[/D] | [/H] | [/J]] Link Target
/D 建立目錄符號連結。預設為檔案
符號連結。
/H 建立永久連結,而不是符號連結。
/J 建立目錄聯結。
Link 指定新的符號連結名稱。
Target 指定新連結引用的路徑
(相對或絕對)。
注意:
使用/D建立的串連是類似於linux下的軟串連,不佔儲存空間;
使用/J建立的串連類似於Linux下的硬串連,佔用同源檔案一樣的儲存空間;
Link和Target檔案夾內容一模一樣,如果你對其中任意一個檔案夾裡面的內容做修改,另一個也會相應的改變。這個功能本來10年前就應該出現在windows系統下,到今天才出現真的有點遺憾,但是總算是有了。通過該mklink現在windows系統也可以實現系統檔案和使用者檔案分離了。
通過建立符號連結(symbolic)磁碟空間使用量沒有改變哦,因為只是實現串連罷了,並不是將原檔案複製以及同步。使用串連目錄時就像使用原目錄一樣,就像實實在在有這個目錄一樣,程式不會發現串連目錄與普通目錄有何不同,這是一般的檔案夾捷徑是不行的。
應用舉例:
假設 C: 盤空間不夠,我們可以將中的一些軟體移動到 D:\app1(移動時要保證這個軟體沒有檔案處於正在使用的鎖定狀態),然後刪除C:\Program Files\app1目錄,之後做一個到 C:\Program Files\app1的 JUNCTION 目錄串連,問題就圓滿解決了。命令為:mklink /J " C:\Program Files\app1" "D:\app1" 。這樣你的C盤空間就釋放出來。
其實這個東東很有趣的,因為有時候,你可以用這種方式創造非常便捷的訪問方式.比如,你把你常用訪問的目錄都這樣硬串連過來到一個目錄下,這種方式同捷徑是不同,它是同真實目錄的一樣的。或者可以把不同分區的目錄串連過來的.我就是這樣的,可以建立一個共用目錄,把相似的資源(分別在不同分區)硬串連過來,為啥這麼辦,因為原來的空間不夠,或者檔案分配問題。
更多應用還等待大家慢慢發掘。
本文出自 “大偉的個人部落格” 部落格,轉載請與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