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據媒體報道,2005年12月20日,在清華大學張堯學教授的辦公室裡,一台電腦沉靜又端莊,笨重的主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雜誌般大小的盒子,利落精緻的外形並不影響它和PC機毫無二致的功能。這就是簡化了的瘦形PC機——索普卡電腦。
張堯學說:“這台電腦的成本只有PC機的一半,使用起來就像看電視一樣輕鬆。”。索普卡電腦的“瘦”體現在:它本身是台裸機,沒有任何軟體,電腦運行所需的作業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都能從伺服器下載得到。而且這種下載是根據使用者要求,只下載當前在電腦上啟動並執行一小部分指令,不是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全部。如此,傳統電腦所必需的大儲存空間可以減小,CPU也減小,許多附加組件不要了。
大家知道,今年1月9日,張堯學等人獲獎與索普卡電腦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索普卡電腦是所謂”透明計算“理論的重要物證。但是,張堯學的”透明計算“理論能否推而廣之,普遍適用?非也。為什嗎?
回顧過去,在2008年7月1日,我在短文”自啟動U盤的曆史淵源“一文中指出,在裸機上運行程式絕非容易之事,程式必須事先能夠自動識別周圍的硬體環境,比如,自動設定驅動程式,也就是說,程式必須具備自動識別硬體的能力。
大概在2000年前後,德國人在Debian基礎上,搞出一種發行版,叫Knoppix,發明了所謂“on-the-fly”技術,把作業系統整個兒壓縮在一張CD光碟片上,在讀到記憶體的過程中再自動解壓,因而,2GB容量的可執行程式能夠放在一張600多MB的光碟片上。這樣以來,只要插入一張光碟片就可以啟動、運行電腦了,而無須藉助於硬碟上的任何東西。後來,人們把這種東西就“LiveCD”(“直播CD”)。
大約在2001年前後,美國人在法國Mandrake(即Mandriva的前身)基礎上,把Knoppix的”Live光碟片”傳統繼續發揚光大,搞出了至今非常著名的“PCLinuxOS”發行版,可以經由光碟機直接啟動、運行電腦。在2006年至2007年這一期間,Ubuntu登場了,把整個Ubuntu系統做成了一張“Live光碟片”,既可以從光碟機直接啟動運行電腦,亦可以把它先安裝在硬碟上再運行電腦,功能非常強大,可謂“後生可畏”。作業系統的這種安裝方式,確實很神奇,彷彿時光倒流,又回到20多年前的那種狀況。後來,隨著USB2.0的出現,在2006年年底,法國Mandriva公司把作業系統放在U盤上直接啟動電腦,推出了所謂“Liveflashkey”(容量為2GB),在兩周之內,10萬個這種小東西,就一銷而空。這個“時點”正是索普卡電腦的誕生之時。
在2007年4月5日,Mandriva公司又推出4GB的自啟動U盤;2008年6月12日,繼續向全球發售8GB的自啟動U盤。從此,在全球範圍內,Mandriva確立了這種自啟動U盤的市場地位。
實際上,自啟動U盤在裸上能夠啟動機器,是普適電腦的一種。但是,索普卡電腦沒有伺服器協助就啟動不了。
我們說,透明計算的目的與普適計算是一致的,技術並非世界領先,獲獎有點兒“牽強“。
袁萌3月4日
張堯學的索普卡電腦、自啟動隨身碟與普適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