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發展路徑分析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08年11月底,傳出Facebook打算以價值5億美元的股票收購Twitter,但Twitter予以拒絕的消息。 據有關報導,這一交易流產的主要原因在於,Twitter的投資人和高管懷疑Facebook股票的真實價值。 此前,微軟曾投資2.4億美元獲得Facebook 1.6%的股份,使後者的估值高達150億美元,隨後華人首富李嘉誠以同等估價跟進,但是業界普遍認為該估值過高。

雖然,無從得知Facebook用以收購Twitter的股票具體估值標準,但是從Twitter的態度來看,顯然用換股收購這樣存在較大價值變數的方法,Twitter不能接受。 而據著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導,Facebook CEO馬克·紮克伯格近日在接受其採訪時表示,150億美元的Facebook估值並不高,並且,Facebook正以同樣的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

這則沒有達成的交易,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一方面是因為事件中涉及的兩個網站,皆為互聯網領域的重磅角色,一舉一動都是媒體、業界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一事件發生在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之際,幾乎所有IT企業都在瘦身取暖, 躲避寒冬,而Facebook作為處於風暴眼的美國企業,此番逆市擴張舉措,意味深長。

一, Facebook的擴張

對於企業如何應對當下的金融危機,曾經在投資Yahoo網站中一戰成名的著名風投企業大杉創投認為,企業在當前必須快速壓縮成本,以在嚴冬生存下去。 大杉創投的觀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業界主流觀點,矽谷乃至全球企業的大量裁員,也驗證了這一觀點正在從判斷演變成冷酷的現實。 繼半導體和硬體生產企業之後,互聯網公司也相繼開始了裁員,雅虎、ebay等上市公司首當其衝,那些較小型的網路企業也順勢而為,比如加州山景城的社交網路公司LinkedIn,以及三藩市的博客公司Six Apart, 也紛紛進行了裁員瘦身。

在縮減開支作為企業抵禦寒冬之上上策大行其道之際,Facebook卻逆市堅持其「投資第一、利潤第二」的戰略,咬定擴張不放鬆,這多少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甚至有和大勢背道而馳的意味。 不妨看看Facebook近期的一些舉措,一是調低了收入目標。 今年夏天,Facebook將全年收入預期從3億到3.5億美元調低至2.5至3億美元,目的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使用者群體擴張上,當然,這也可能是基於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所做的一種戰略調整;二是加大了研發投資。 Facebook進一步加大研發領域投資,增加了科薩語、塔加路族語、法語等,以適合小眾社會的需求;第三點,展開了收購擴招。 Facebook在展開對Twitter收購的同時,計畫在08年年底擴招,使員工人數從07年底的400人,增加到800人。

Facebook的這些舉動,在當下的市場氛圍中,比較耐人尋味。 危機中誠然蘊藏著機會,而且,作為Facebook,它的擴張應該是有著明晰的方向和標準的,不會盲目出擊,但是,作為一個還沒有實現收支平衡,仍然需要依靠融資來保障生存的企業,這種擴張的過程中,是否也潛存著一種危險呢? 它是否能夠預見到並且有能力化解一切可能的風險?這都存在著一定的未知因素和不確定性。

二,MySpace的調整

在Facebook逆市擴張的同時,作為全球SNS雙子星座之一,新聞集團麾下網站MySpace,今年以來側重于調整增長戰略,重點關注贏利目標,把營收問題作為首要,並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據市場研究組織comScore稱, 去年,MySpace網站進行了適度擴張, 使用者人數達到了1.18億人,而Facebook網站的規模則擴大了一倍多,使用者人數達到了1.61億人,單從註冊使用者數來看,MySpace已經從領先位置滑落下來,但是據投行高盛稱,這種注重營收增長的戰略選擇,也是MySpace使用者人數雖少,而08 年全年預計創收6.6億美元,達到Facebook兩倍多的原因之一。

當然,在MySpace增長第一的戰略中,也並沒有完全放棄擴張的欲望,MySpace聯合創始人、現任CEO戴烏爾夫日前表示,目前創業公司正面臨現金耗盡的困境,在六個月以前,一些創業公司的價值還在2億到3億美元之間, 但現在的出售價格將不到1/10,因此,在經濟滑坡的形勢下,正是收購創業公司的良好機會。 對於Facebook收購Twitter的傳聞,戴烏爾夫還表示,與收購Twitter相比,MySpace更樂於進行與核心增長領域有關的並購。 由此可以看出,MySpace目前也正在尋找合適的收購物件,但前提是與其核心增長戰略有關。

三,困惑與突圍

作為SNS網站的風向標,Myspace和Facebook雖然在營收方面,已經突破上億美元數量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直困擾社交網站的盈利模式取得了突破,盈利問題仍然是此類網站必須傾力解決的問題,擴張也好,調整也好, 作為一個商業性網站,盈利是終極目的。 新聞集團收購Myspace,比爾蓋茨入股Facebook,不是做慈善,他們需要的是高額回報。 而在盈利模式上,廣告依然是社交網站當前的主要手段,這兩年關于SNS網站盈利探索方面新聞最多的是Facebook,目前Facebook的主要盈利模式,是三個方面,(一)廣告。 Facebook的廣告業務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內置式,和入口網站類似,直接接受廣告商在本網站頁面上投放廣告;二是外輸式。 借鑒谷歌廣告聯盟的模式,通過開發文本和圖像旗幟廣告,在其他網站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投放。 據專家預測,Facebook今年線上廣告收入預計為2億至2.22億美元,約佔據其調整後全年收入目標的80%比例。 (二)虛擬物品交易。 據國外媒體報導,投資機構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曾表示,Facebook今年通過銷售虛擬禮物可獲得高達3450萬美元的營收。 這個數位在全部收入中比重約占15%,而且其潛在成長性值得期待。 這一點,已經被騰訊QQ所證實,騰訊QQ的虛擬物品交易收入對其整體營收貢獻很大。 (三)共用服務費用。 Facebook和那些依託其開放埠進行外掛程式開發的開發者,實行收入共用的政策,這也給其帶來一定收入,雖然比例甚低。

Facebook目前的盈利措施,在其他SNS網站的經營中,同樣被實踐著,如國內的騰訊QQ、校內網、51.com等網站,也在程度不同的嘗試著廣告、虛擬物品以及埠開放,甚至是電子商務、人才招聘等,但是, 還沒有一個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任何SNS網站都可以賴以生存的的通用盈利模式,這是社交網站當前最大的困惑。

無論是Facebook堅持「投資第一、利潤第二」原則,先考慮擴張再追求盈利,還是Myspace的以創收為核心的增長戰略,其實質都是在當前社交網站的混戰局面和混沌狀態中的一種探索,沒有高下優劣之分, 只不過取捨方向和選擇重點不同而已,但是最終都是在尋求一種突破,一種適合自己的營收和盈利路徑。 或許,社交網站最終也沒有一個標準化的盈利模式,只能根據不同的市場、不同的人群定位,走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