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龍抬頭,聊聊那些融入在生活的傳統習俗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二月二龍抬頭

正月十五賞花燈、鬧元宵的喧囂尚未完全沉寂。 傍晚,我獨坐書屋,思緒像潁水餘波潺潺閃爍,遐想間,腦海隱隱浮現出一幅幅闊別已久的畫面,好像陳年立體電影在我眼前重映。 滿頭銀髮的我,此時恍覺穿越時空,回到了闊別六十餘年魂牽夢繞的故鄉。

我的老家商水縣大姜樓村,是個臨近沙河故道的古村。 祖居老宅依沙河故道而建,青瓦茅舍,榆槐掩映,幽靜如畫。 老宅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我至今想起來都還歷歷在目。 我家老宅西臨「天光雲影共徘徊」南北綿延狹長的清水池塘,池塘邊遍生蓮藕。 到了夏天,蓮花盛開,清香遠溢,老遠就能嗅到那沁人心扉的芬芳。 除蓮之外,魂牽夢繞的就是老宅西北角那座牆腳佈滿青苔的土地廟了。 土地廟很小,裡邊供奉著土地公和土地奶奶。 土帝廟平時很冷清,逢到初一十五才有個別善男信女前來燒香許願。 逢年過節則是另一番景象。 特別是春節和正月十五前後,全村男女老少,個個都拉兒扯女,穿紅戴綠,歡聚在這裡,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吉日。 到了這一天,祖上傳下來的老規矩,男可下地春耕,女則不能做針線活兒。 這是當地忌諱,怕做針線活,銀針紮瞎龍眼。 倘若紮瞎龍眼,盲龍臥地不能興雨,莊稼大旱,五穀絕收,那還了得。 所以,每年二月二都有敲鑼打鼓拜龍求雨的習俗活動。 我和同伴年齡尚小,沒有器樂演奏,只好相約每到二月二這天清晨,老早起來聚集在土地廟前,人人或持青磚或拿瓦片,使勁地碰擊敲打,邊打邊大聲地唱:「二月二,拍瓦子,蠍子蚰蜒沒爪子。 」、「二月二,敲磚頭,咱請龍王快抬頭。 」、「龍抬頭,下大雨,多打穀子碾好米。 」...... 廟前群童近似瘋狂的雀躍,歡聲笑語的聲浪喚醒了沙河故道旁沉睡的村莊,此景此聲此情,令我終生難以忘卻。

二月,別稱仲春、陽春、豔春、芳春等。 二月初一,古為中和節。 中和節,起源于中唐。 《唐書》李泌事略詳有記載。 二月初二龍抬頭,古曰春龍節。 是我們中華民族重要的民族傳統節日。 此時,春節剛過,辛苦忙碌的田間農活即將全面展開,人們既要做好物質準備,在精神上也希望風調雨順,祈求神靈,以獲豐收。 「龍抬頭」一詞,最早見《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二月二,龍抬頭’,蒸元旦,祭餘餅,熏床炕,曰,‘熏蟲兒’。 謂引龍,蟲不出也。 」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說:「二月二為龍抬頭日,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呼為引龍回。 都人用黍面、棗糕、麥米等物油煎為食,曰熏蟲。 」

古代相傳,「龍為百蟲之長」。 古人認為,龍出則百蟲蟄伏。 故歷代二月初二之引龍,不過是希望借龍威以懾服蠢蠢欲動的百蟲而已,其目的亦是祈求農業豐收與人畜平安。

除了古籍文學作品描寫、讚頌、記載龍之外,龍的形象還更多地活躍在祖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帶有龍字的城市、山川、河流也不少,雕畫著龍形的古建築物群落,遍佈祖國各地。 即使是域外異鄉,也有不少龍飾圖案的古建築群落,分佈在世界各地。

目前,龍的光輝形象不僅深入到神州大地五十多個民族的生活之中,而且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國學域外的傳播,龍文化早已越過國門,走向世界。 不少國家如今都有春節舞龍的活動,由此可見,中國龍的影響之廣。 我們也以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