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伺服器市場危機暗伏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伺服器
現如今,全球伺服器市場形勢一片大好。 8月底,市場調查公司Garnter以「全球伺服器市場收入增長19.5%、出貨量增長8%」為題,發佈了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調查報告,其中前5大供應商在市場收入和出貨量上分別占到了86.1%和69.1%。 在這大好形勢下說品牌伺服器市場危機暗伏,並非是要跟Garnter對著幹,或者嘩眾取寵。 市場預測總是兩頭最難。 拿摩爾定律來說,高登·摩爾無與倫比的洞察力在於:當初晶片上只有30多個電晶體可供摩爾歸納總結的。 近40年來,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一直遵循摩爾定律呈指數增長,因此,想知道兩年後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只需把今天的資料簡單地平方就行了。 但要知道10年後的資料,可不是10次方這樣簡單了,因為那時候摩爾定律可能已經因為半導體遭遇工藝極限而失靈。 如果沒有顛覆性的因素介入,成熟市場的競爭大都來自市場內部,體現形式只是參與者市場份額的漲落,整體市場的趨勢並不受多大影響——反映到當今伺服器市場上,就是大家收入上都增長。 然而,顛覆性因素一直存在於伺服器市場中,這就是筆者上周在題為《馬氏定律》的評論文章中提到的:企業發展之道在於不斷地封裝複雜性,並且通過介面的開放與外部互聯互通。 品牌伺服器售價不菲,是因為品牌承載或者封裝了先進而複雜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因此,在單機應用上代表著高品質和高可靠。 而有了雲計算,品牌優勢將會大大弱化。 雲計算中廣泛使用的虛擬化技術,將會顯著提高伺服器的利用率,一台伺服器就可以完成原來三四台伺服器的工作。 而雲計算所採用的集群架構又確保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或者說,雲計算把各家伺服器廠商在技術上和品質上的差異封裝起來。 曾經有媒體同行問李開複谷歌有多少台伺服器,李開複回答說,如果按照年產量來算,谷歌應該在伺服器市場上排名很靠前。 然而,這些伺服器都是谷歌自己基於x86架構設計後找臺灣廠商代工的,谷歌的存儲也是如此照方抓藥。 谷歌這樣做的底氣在於雲計算。 既然谷歌能做,投資上百億美元建設資料中心、同時獲得ARM授權的微軟為什麼不能做? 在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對雲計算青睞有加時,華為等電信設備廠商為什麼不能做? 甚至,筆者在杭州採訪時,銀江電子公司也表示將在自己對外提供的雲計算解決方案中採用自己的伺服器。 雲計算對於品牌伺服器市場的顛覆作用體現在:虛擬化提升了伺服器的利用率進而降低伺服器市場需求,集群架構弱化了伺服器的品牌效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