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媒體關於「中國雲計算市場呈現新格局,BATH異軍突起」的報導,引發了業界與眾多媒體的關注與討論,於是乎有人驚呼「中國雲計算將進入BATH時代!」
消息顯示,在騰訊、百度、阿裡互聯網三強紛紛力推雲計算並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投入資金超過數百億之時,作為中國最大的獨立雲計算服務提供者——華雲資料也逐漸浮出水面。 可以說,2014年是中國雲計算爆發的一年,行業將呈現出BATH(百度、阿裡、騰訊、華雲)四強爭霸格局。
如果說互聯網行業是BAT三強爭霸的時代,那麼在雲計算領域則或將呈現BATH「四國」稱強的格局。 BATH們幾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笈,紛紛在全國各地建立自己的雲服務中心,推出一系列基於雲服務的產品,已然取得了市場的領先地位。
2012年,科技部頒發了首個部級雲計算規劃《中國雲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將雲計算發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同時,有資料預測,在「十二五」期間(2011年~2015年),國內雲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元到1萬億元。 一時中國雲計算發展風頭無二,不僅得到地方政府支援,產業鏈各方也幹勁十足,紛紛打造「國產雲」,加速雲落地。
與此同時,在國內雲計算蓬勃發展勢頭中,業界也開始嗅到一絲「硝煙」的味道。 這味道來自國外IT巨頭,亞馬遜、IBM、微軟等跨國企業的雲服務紛紛入華,攜產品、技術在中國市場開疆拓土,通過與國內企業合作等方式加速搶奪中國雲計算市場,甚至不惜以價格戰與中國本土企業「國產雲」製造摩擦。 但通過目前的格局來看,因為政策的限制和國外雲服務巨頭對中國國情的熟悉程度與理解有限,目前在中國雲計算市場上發展最快的還是BATH這四大企業。 當然,處在下一個梯隊的京東雲、360安全雲、盛大雲也開始蓬勃發展。
在這樣的市場競爭態勢下,進入2014年以來,中國最大的獨立雲服務提供者華雲資料迎來了跨躍式發展,年初華雲資料獲得了SIG領投、英特爾投資跟投的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創下國內雲計算領域單筆融資記錄。 另據瞭解,華雲資料于去年6月份推出了國內首個運營型雲應用平臺,雖然至今僅有短短一年時間,但與平臺簽訂合約的ISV數量就已突破3000家。 同時,華雲資料電商雲的打造也吸引來數千家獨立電商的進駐,部分行業集聚效應的發揮也進一步增添華雲資料雲平臺的行業特色。 2014年3月,華雲資料又推出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四代架構雲計算產品。 據悉,其新一代雲產品在技術架構和存儲演算法方面都採用了更加先進的技術,而其硬碟I/O速度更是創下了業界第一。
阿裡雲方面也不示弱,近日發佈大資料產品——ODPS,可在6小時內處理100PB資料,相當於1億部高清電影。 阿裡雲ODPS開放資料處理服務(Open Data Processing Service,簡稱ODPS),是基於飛天分散式平臺,由阿裡雲自主研發的海量資料離線處理服務,有點類似Google的BigQuery雲資料分析引擎。
騰訊雲在經過幾年的圈地後,一些專案逐步開始落地,先後推出如雲伺服器、雲資料庫、雲硬碟、本地磁片、公網頻寬等各種產品,近日騰訊雲宣佈協力廠商服務商的數量突破2000多家。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雲和阿裡雲近日展開了正面廝殺,開始許可權啊產品的價格優惠,「降價後,我們的價格會低於阿裡雲的15%。 」騰訊社交平臺部市場總經理、雲平臺部市場總經理曾佳欣在會上說道。
百度雲在技術方面也非常見長,百度今有自建的IDC機房,也有合建的IDC機房。 自建方面,百度作為互聯網公司,在中國還是一個先行者,有三個大的機房,一個是百度大廈,還有一個在M1的雲計算中心,以及陽泉的雲計算中心,同時百度也非常注重資料中心的節能投資,已達到PUE1.32,最佳的時候是1.16。 近日,值得注意的一個資訊是百度將向公眾開放公有雲技術,或將掀起市場的巨大波瀾。
可以說,現在是雲計算在中國發展最好的時代。 一方面,國內雲計算的快速發展也與政府等公共部門的推動相關。 無論是在中央還是地區層面,從政策和資金上都在不斷推動雲服務使用,以及本地雲經濟發展。 在此方面,國內公共部門已經推出了多種舉措,並著手大力發展通用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包括BATH在內的諸多雲計算服務廠商紛紛加大研發與推廣力度,並不斷地更新反覆運算推出各類雲計算產品與服務。 這讓中國雲計算市場呈現出一派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