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緣出了智駕雲,歐華又新推4G·雲導航,越多越多的「雲」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要問什麼是「雲」,也許會得到這樣的回答:雲計算。 哦,雲計算啊,聽說過。 再問,那什麼是雲計算呢? 要專業地回答這個問題那非得長篇大論不可,也許還沒聽完就已經「雲裡霧裡」了。 有沒有通俗的解釋呢? 為什麼要用雲計算呢? 小編對此有些微瞭解,儘量會用通俗的話語寫出來,權當抛磚引玉。
什麼是雲計算
按學術上的定義來說,雲計算(cloudcomputing,臺灣譯作雲端運算),是一種動態的易擴展的且通常是通過互聯網提供虛擬化的資源計算方式,使用者不需要瞭解雲內部的細節,也不必具有雲內部的專業知識,或直接控制基礎設施。 狹義雲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體、平臺、軟體)。 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 「雲」中的資源在消費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並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
如果覺得上面的定義太晦澀,有一位前輩的說法就很直白:雲計算說白了就是將互聯網看作一個大的資源池,我們本地除了具有基本的終端設備(不限種類,可能是PC、手機、電視、甚至電冰箱洗衣機等)而這些終端只具備基本的功能(可視、 可輸入、發聲、電力)之外,其餘的能力,直接從互聯網上獲取,記住! 我們獲取的僅僅是我們需要的部分,並且我們也只為這部分付費(運氣好可能還免費)。
這是小編看到的最容易理解、最通俗的解說。 更簡單地說,雲計算就是一種按需獲取資源的方式。
雲計算的優勢
如果單從解說還無法想像雲計算的優勢的話,那我就再簡單說一下。 首先是靈活性,需要多少就取多少,這很重要。 比如買蘋果,我想吃而且只吃一個半,但是老闆肯定不可能賣一個半給我,我要麼買一個將就著,要麼買兩個浪費半個。 但是如果用「雲計算」的方式,我就可以只買一個半蘋果。
其次是無限量,或者說是不會減少,這個可以想像一下線上視頻,你看了這個視頻甚至下載了,只要視頻沒有被刪除,它就還在那裡並且一直會在那裡,它並沒有減少。 雲計算裡的資源也是如此,不會因為你獲取了一部分,那部分就不存在了。 但和視頻網站不一樣的是,雲端裡面是一個更廣闊甚至無限的空間,你可以在裡面放置所有東西而不用擔心空間不夠。
雲計算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本地設備要求低。 也就是說你的設備可以沒有播放機、沒有office軟體、沒有圖片處理工具,所有的這些都通過雲計算在互聯網上獲取。
雲計算的現狀
看了上面這些,是不是還覺得有些雲裡霧裡? 那很正常。 因為現在雲計算落地並不容易,更多的東西都還停留在概念層面。 雲計算的強大註定需要很多設備和無限的儲存空間,還要求有強大的運算能力,而現在能完全達到這些要求的企業乃至集團都不多。 另外,要實現雲計算還需要高速寬頻接入,雖然現在很多沿海城市達到了10M甚至20M的寬頻但是我覺的這速度還遠遠不夠。
就好比車聯網裡的即時交通,大家都知道這東西重要,有很大好處,但這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完成的,甚至宣稱落地的企業也遠遠沒有達到預期。
雲計算還有一個無法規避的弊端就是安全。 有人把安全可控當做雲計算的一個優勢來談,但顯然,雲計算還是依託互聯網的,即使再牛逼的防火牆依然難阻駭客的腳步,而這也是使用雲計算的使用者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小編寄語:雲計算說白了就是一種更先進的資源獲取方式,要完全實現雲計算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要真正完完全全地瞭解雲計算也並非小編這幾段話就能搞定的,小編所知也是有限,僅將最基本的東西呈現給大家,抛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