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企業博客管理亂 商業網站有權為企業設「官方博客」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博客帶來的問題同樣出現在互聯網的論壇、貼吧、說吧等等產品之中。 在百度貼吧中,任何人都可以註冊沒有人註冊的貼吧,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的貼吧,而記者流覽了一些知名企業的貼吧,其中關於該企業的言論往往毀譽參半

法制網記者 李 亮 法制網實習生 廖曉麗

記者在某知名入口網站檢索,出現了名為「中國移動」的博客89個;

檢索「工商銀行」,出現了27個;

檢索「建設銀行」,出現了25個;

......

而記者隨後從對這些知名企業的調查中得知,這些企業對此幾乎都不知情。

近日,國內一家著名企業向記者發來的匿名舉報信,反映了目前國內互聯網博客管理混亂的現狀。 該企業發現,在網上檢索到使用自己企業名字的博客竟有數十個之多,而且其中涉及一些攻擊該企業的不實言論。 「這已經構成了對我們公司的侵權行為。 」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在記者隨後的調查中,幾乎所有的知名企業都有著數量眾多的博客,由誰建立不得而知,是否侵權也尚存爭議,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警覺,由企業博客所帶來的諸多智慧財產權、隱私權的法律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商業網站有計劃地為企業註冊「官方博客」?

一個知名企業究竟有多少個「官方博客」?

中國移動回答說只有1個,然而在網上卻搜索到9個;中國聯通回答說也只有1個,卻在網上搜索到6個。

記者搜索到一個名為「中信銀行官方博客」的博客,其中使用了中信銀行的LOGO,內容也與其相關,但據中信銀行回應,其並沒有建立所謂的「官方博客」。

更離譜的是,一個名為「建設銀行」的博客內容卻全是穿著暴露的美女貼圖。

這不僅發生在銀行圈,其他行業的知名企業統統都有數量眾多的博客,而其中又有許多打著「官方博客」的旗號。

究竟是誰為這些知名企業建立了博客?

據瞭解,博客的註冊管理非常鬆散,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註冊關於以企業名稱為名的博客。 國內某著名入口網站負責博客管理的劉先生對記者說,申請建立博客的程式很簡單,只需要免費註冊一下,就可以使用任意一個尚未被註冊的博客名字,所以個人也可以用企業的名字註冊博客。

於是,記者聯繫某入口網站,其客服人員稱,企業的博客原則上都是企業所建立。 但在隨後的調查中,記者卻發現這些博客在註冊時間上有著驚人的一致。

在某著名入口網站檢索企業博客時,記者發現,在搜索欄中鍵入「銀行」而搜索到諸多國內知名銀行的博客連結,其中「招商銀行的博客」、「農業銀行的博客」、「交通銀行的博客」、「建設銀行的博客」等註冊時間均在2008年6月26日, 前後時間僅相差20多分鐘。 而在6月27日下午的半小時內,又有「北京銀行」、「浙商銀行」、「滙豐銀行」、「大連銀行」相繼被註冊。

從註冊時間來看,這些博客很像有人有計劃性地註冊。

「這麼多銀行的博客都是在兩天之內相繼註冊,這不能不讓人懷疑是商業網站有計劃地為企業註冊的。 」一位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隨後記者又以某銀行人士的名義給該入口網站致電,提出冒牌博客的質疑,該網站客服人員馬上說,只要記者可以提供所屬銀行的證明檔,就會馬上對博客進行撤銷處理。

從客服人員的態度推測,假如企業沒有發現的話,冒名博客可能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若照此推斷,顯然博客服務商是在利用制度的空子和企業「捉迷藏」。

據一位長期經營網站知悉內情的人士透露,網站之所以建立這些博客,一是為了利用企業的知名度來提高自身的點擊率;其二是為了利用博客和企業達成利益上的互動。 另外,也不排除個人為了賺取點擊率建立企業的博客。

冒牌「官方博客」是否侵權 企業反應不一

面對數量眾多的「官方博客」和涉及自身的「辱駡帖」,各企業表現出的姿態不一。

「口裡喊農業銀行,心裡卻淚眼汪汪。 穿的是人模人樣,守的是鐵門鐵窗。 說的是錢存我行,盼的是伴你成長。 白天是腰酸背疼,晚上是走街串巷......」

這首打油詩題為「農行一線員工的真實寫照」,一篇名為「中國農業銀行線上」的博客上掛出了這篇博文,顯然,作者用打油詩的形式對中國農業銀行進行了嘲諷。

「在網上,這種東西多得是!」 中國農業銀行市場部的一位工作人員見怪不怪。 「我們沒有官方博客。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有這些我們銀行都不知情」。 在搜索農業銀行的博客時,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名為「投訴農業銀行」的博客,建立者ID名稱為「投訴農業銀行」,註冊時間為2008年7月1日。

這種問題同樣發生在其他銀行身上。 僅在某知名入口網站搜索「交通銀行」,就找到了十幾個沒有內容的空白博客。 還有一個博客中居然全部是所謂揭露交通銀行黑幕的言論。

中國交通銀行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此博客並不知情,「我們要詳細核查一下,並且保留起訴該網站和發帖人的法律權利」。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對企業有無博客並不知情,並表示會迅速到互聯網上查詢。

而以殺毒軟體聞名的金山公司則擺出了無所謂的姿態,其博客負責人稱金山官方承認的博客只有兩個,均有「金山印象」四個字為標誌。 「這兩個博客是我們公司不同部門建立的,公司負責博客的人會經常去更新,發佈金山的一些新消息,宣傳產品。 」

對於其他的內容涉及金山公司的「金山」博客,該負責人認為是對金山公司的一種積極宣傳,「很多都是金山軟體的‘粉絲’建立的,這是一件好事情」。

「若其中出現了不利於金山公司的言論,個人贊同相關部門來規範博客,但沒想過向相關部門舉報。 」

在專業推廣企業博客的網站企博網可以看到數量眾多的大小企業博客,記者聯繫到其中一家「榜上有名」的企業———北京德爾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該公司的一位高管對公司「身在其中」表示並不知情,「也許是技術人員所建,要查證之後才知」。

專家:涉嫌侵權 博客管理水準還需提高

數以萬計的博客不僅涉及到消費者的利益,還牽扯到服務商的權益,甚至有可能影響到身邊任何一個個體或者企業的利益。 在這種權益交織複雜的巨大互聯「網」中,博客所涉及到的諸如版權、侵權、隱私、責任等法律問題隨著博客的成長而逐漸暴露。

「如果沒有事先告知企業,從企業名稱權、商標權來看,這已經構成了侵權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楊立新教授指出。

這種說法得到了諸多專家學者的支援,中科院教授、互聯網專家呂本富教授對本報記者說:「毋庸置疑,冒名博客的行為已經對企業造成了侵權,而博客帶來的諸多問題也是互聯網管理中的灰色領域,難以發現,難以管理。 」

即使發現了,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北京盛峰律師事務所律師齊曉峰指出,從訴訟的角度看網站和博客建立者或者上傳者雙方都有責任。

事實上,只要企業發現,就可以向提供博客服務的網站舉報,管理網站就有責任撤銷所舉報博客。 但實際上,權利受到侵害的企業要想從浩如煙海的網路資訊中發現所有侵權博客,並非易事。

採訪中,一些企業負責人同記者談到此時往往表現出無奈,大都以「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作答。

就博客侵犯名稱權問題,學界也有不同的觀點,北京郵電大學網路電子法專家劉德良認為,博客類似于網路功能變數名稱帶來的法律問題,是否侵權應該按照博客內容所涉及到的行業和地域而區別對待。

如同網路功能變數名稱的保護問題,西方發達國家在立法上將知名企業的名稱保護得非常嚴密,但在國內,由於立法滯後,功能變數名稱的管理卻呈現出混亂的局面,於是國內學界的主流聲音是學習西方,將企業功能變數名稱全面保護。 相關學者也認為,國外功能變數名稱的保護理念進而可以在國內推展,保護企業博客。

博客帶來的問題同樣出現在互聯網的論壇、貼吧、說吧等等產品之中。 在百度貼吧中,任何人都可以註冊沒有人註冊的貼吧,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的貼吧,而記者流覽了一些知名企業的貼吧,其中關於該企業的言論往往毀譽參半。

同博客一樣,這些承接言論的平臺同樣管理難度很大。

  「實際上,博客以及其他言論平臺的侵權行為並非難以制約,根據現有的法律框架,就可以讓冒名博客報名者承擔侵權責任。 」齊曉峰律師說,「在現有基礎上,第一是提供平臺的服務商要自律,第二是線民要提高自身的素質。 這樣才能保持互聯網的良性發展」。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