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的五個競爭特點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應清華大學互聯網協會會長王贇明的邀請參加了「清華大學首屆互聯網文化周」之「中國社區網站發展論壇」。 其他嘉賓還有千橡集團副總裁、校內網負責人許朝軍,螞蟻網CEO麥田,Myspace中國區CTO譚曉生,嘰歪網CEO、優酷網首席科學家、原水木站長李卓桓。

我一般進行主題演講很少事先準備,更別提PPT之類的了。 憑著記憶,大概梳理了下我的發言內容,主要是說了說進入2008年之後,社交網站的幾個競爭態勢:

1、2008年將強勢反彈,進入真正的SNS年。

互聯網發展早期的BBS等其實已經是社交網站的雛形,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社交網站大約開始于02年03年,但這些年一直處於低谷階段。 美國的社交網站在2007年達到了一個巔峰,標誌性事件有Twitter的火爆,微軟參股FaceBook等。 中國的社交網站在2008年也開始強勢反彈,進入真正意義上的SNS年。

軟銀巨額投資千橡算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在之前的博文《國內SNS還需要兩三對軟銀千橡》中,我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也希望有更多軟銀千橡出現。 在2008年,我相信還有標誌性的事件出現。

2、規模效應。

社交網路極有可能成為繼電話、Email、IM之後的又一大通訊工具。 目前成熟的社交網站都已經具備了一定使用者的規模效應。 隨著朋友之間相互介紹加入,使用者數量就會成倍增加。 達到規模效應之後,似乎一切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比如,那些投資者們就會把資金大量流向了諸如Facebook、Myspace、校內等一些頗具實力的網站,而那些小網站,會變得越來越不被重視,最終被兼併或者關閉。 不遠的將來,幾個巨頭爭霸的江湖已經忽隱忽現。

3、細分領域。

令校內網創始人王興始料不及和極為鬱悶的事情就是他苦心積慮打造的海內網竟然成為一個IT人的社交網站,混跡于海內網的幾乎都是行業裡面的人士。 這是王興的不幸,卻是IT人的幸運。 同時,這也是社交網路發展的一個方向,向細分領域的縱深發展。 或許越是細分領域,越是讓使用者能找到自己的需求。 很快,各個細分領域的都會出現了。 上周最後一個工作日,TechWeb也推出了類似的功能。

4、開放藉口後的小程式。

突然冒出江湖的開心網上有個很好玩的模組叫做「朋友買賣」,很受使用者歡迎,可以隨意把你仰慕的人、痛恨的人、暗戀的人變成自己的奴隸,不爽了還可以賣來賣去。 很快,這個模組就被王興Copy了去,名字改為「買賣好友」。 這個小功能目前很受歡迎,吸引了很多使用者。

不光是國內,看看國外的巨頭們也是如此。 自從向協力廠商開放開發介面以來,出現了許多為MySpace和Facebook開發的小程式,並帶動網站在美國及海外市場的使用者數量進一步攀升。

這是SNS這種WEB2.0典型應用中最為WEB2.0的現象。 畢竟,網站的開發人員很難滿足那麼多使用者的需求。 校內網的團隊人數已經不少了,目前已有100多人,可是面對2000多萬的使用者,還是遠遠不夠。 只有使用者自己才知道自己的需求。

不要小看這些小程式,它們代表了社交網路的未來。

5、與電子商務的聯姻。

任何聯姻都是要各取所需。 電子商務可以説明社交網路解決現金流的問題,社交網路可以説明電子商務解決人氣和信用問題。

我們期待社交網路的更多精彩好戲。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