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傳統時代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一種固定的模式,那麼互聯網時代的盈利方式,則更多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碎片化的表像。 之所以導致互聯網時代盈利方式具有這樣的特點,本質原因還在於使用的媒介形式碎片化了。
之所以我稱之為互聯網時代的盈利方式,而不是模式,因為我覺得這種盈利還沒有上升到模式的高度。 而傳統企業的盈利就是一種模式,一來是因為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8150.html">傳統行業固定的盈利程式沒個十年左右無法探尋出來, 二來則由於缺少碎片化的盈利工具,即盈利所借助的工具太過單一,所以傳統企業不得不靠著那麼幾種單一的盈利模式,從而取得盈利。
當前,企業取得盈利,能夠借助的管道太多了,這種管道的多元,本質上還是互聯網工具進化的結果。 你可以用微信推廣你的產品,也可以用APP涵蓋你的業務諮詢、或者用大資料的方式預測金融的變革、或者用SNS進行社群類的行銷,這些方式是傳統行業並不具備的,對於傳統行業而言,兢兢業業的用幾年十幾年的時間跑客戶、維護客戶、 最終希望客戶購買自己的產品,並在這個過程中搭建幾個物理展會進行所謂的造勢,管道太過單一了。 管道的單一阻礙了盈利模式的碎片化,以至於傳統的盈利模式看起來都是那麼完整。
所以,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不是盈利模式的碎片化,而是盈利方式的碎片化,盈利模式依然是一種需要長期經營並最終建立起來的模式,這種模式帶有長期性和固定性,即使轉型,也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本質上,互聯網時代的盈利模式只不過是被各種新型工具切割碎了,原來一塊完整的產業鏈條被分割成了很多塊,所以讓整個市場覺得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盈利模式,但是嚴格意義上而言,這充其量是一種方式而已。
例如,互聯網和金融的結合催生了火爆市場的互聯網金融,雖說互聯網金融並非互聯網和金融的簡單疊加,但是,因為互聯網涵蓋的媒介形式的多元化,以至於讓整個傳統的金融行業都被割碎了,最終出現了我們現在看到的P2P網貸、代收付、 協力廠商支付、網路理財等互聯網金融形式。 儘管這些充斥市場的模式風靡天下,但是傳統的金融經營模式本質還是沒有變的,即金融的本質屬性並沒有發生變化,只不過互聯網時代,傳統的金融模式部分從線下轉移了,被放在了線上而已。
所以,回顧產業的發展史,基本上都是通過管道的多元,進而將盈利模式切割成很多塊,只不過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就像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一樣,將傳統的盈利模式切割的這麼細、這麼碎。 碎片化的盈利之所以不能稱之為一種模式,主要原因在於其盈利的基礎沒變,只是方式變得碎片化了。 對企業而言,保持尋找完整盈利模式的努力勢頭,並隨時做好通過不同新型工具進而細分這個盈利模式的準備,以使其碎片化,並最終實現盈利,或才是當下企業應予以著重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