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由國家衛計委家庭發展司和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主辦的「 2014‘國際家庭日’中國行動——聚焦城鎮化與中國家庭幸福」公益論壇在京召開。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首都經貿大學人口經濟研究所等專家學者,以及百余家媒體參加了研討。 今年的5月15日是第二十個國際家庭日,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以此行動呼籲社會關注家庭問題,重視家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
會上介紹了「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發佈了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支援的《「二元」社會的「一元「幸福》、《農村老年幸福守門人》、《流動家庭健康小衛士》三個專案報告。 同時,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和打工子弟學校校長,以「流動與留守中的家庭幸福」為主題進行了座談討論。
我國約有4億個家庭。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 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聯合原國家人口計生委、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開展的「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圍繞「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主題,實施「宣傳宣導、健康促進、致富發展」三大行動,不斷完善有利於提高家庭發展能力的經濟社會政策, 切實解決城鄉家庭在生產、生活、生育以及養老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會上發佈了中國家庭幸福發展二期研究報告《「二元」社會的「一元」幸福》。 該專案針對城市與農村家庭的幸福感進行調研。 研究顯示,儘管家庭類型不同,但是所有家庭排在前五位的家庭幸福因素具有較高同質性,「夫妻和睦」、「家人身體健康」、「兒女懂事」、「長輩通情達理」、「生活有保障」以及「家人團聚的時間多」 等都是不同家庭前五位幸福因素中常見的選項。 該研究顯示當前城鎮家庭的幸福感水準總體要略微高於農村家庭,但城市家庭和農村家庭在影響家庭幸福重要因素的選擇以及排序上差別不大。 報告最後指出安全問題和社會信任成為城鄉家庭的共同憂慮,亟需進行社區建設;養老問題也是城鄉共有困擾,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任重道遠;人口流動正從單個流動向家庭型轉變,因此為家庭流動提供制度保障,促成流動中的「團聚」 是增強家庭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人基會支援的中國農村老年情緒問題社會干預示範專案,在會上做了主題為《農村老年幸福守門人》的發言。 該專案將中國家庭幸福研究的關注點投向中國農村老年人群,尤其是留守老人群體,搭建了一套在農村行之有效的促進農村老年精神健康的干預方案,促進了老人的家庭關係與社會關係,培訓了大批具有專業知識的守門員, 建立了針對不同人群的聯繫和尋訪制度,在社會營造了尊老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來自北京市西城區興華小學校長相恒雲,就「打工子弟學校健康教育促進」專案做了題為「流動家庭健康小衛士」的彙報。 該專案通過培訓打工子弟學校的老師,對小學生們開展健康教育,借由孩子們改變「新移民家庭」的衛生習慣,説明家庭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座談討論對社會關心的流動人口問題、城鄉差距問題、農村老人相關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討,對於相關問題的解決也給予了詳細的建議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