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泰安2月21日訊(記者 張冉 聶豔豔 實習生 王超)鄉音是什麼? 是媽媽說的話,是奶奶唱的歌謠,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珍藏的一份記憶,最難以割捨的一抹鄉愁。 21日,在第15個國際母語日來臨之際,大眾網記者走上泰安街頭,重拾起這份記憶,聽老輩人說說泰安話,共同聆聽鄉音這首「永遠不走調的歌」。
記者把街頭採訪第一站定在了岱廟,因為它是很多泰安老者散步遛彎的首選。 86歲的王大爺自小在泰安,當得知記者採訪意圖後說:「這個好,還是咱們泰安話最實在。 」大爺用地道的泰安話表達著他對鄉音的鍾愛。 「俺就願意說咱泰安話,越拉越痛快。 」92歲高齡的劉奶奶說:「一輩子在泰安,一直說咱泰安話。 」
從岱廟一路採訪,記者發現在泰安60歲以上的老年人開口都是泰安話。 濃濃的鄉音也把泰安這座韻味老城描畫得更有味道。 「俺是泰安人,俺在泰安生活了65年。 俺對泰安的感情很深,俺是真稀罕這裡的環境。 」65歲的李大爺說,李大爺的孫子說:「我們老師要求說普通話,我是泰安人,我愛這裡。 」小孫子稚嫩地說。
泰安的年輕人張口還多數是普通話。 在如今大力推廣和普及普通話的今天,鄉音、母語依然是所以泰安人心裡最美的那份記憶。 在泰安,有種搗亂叫「木亂」;有種大氣叫「場面」;有種表現叫「演道」;有種閒聊叫「拉呱」...... 這樣的特色方言不勝枚舉。 「普通話要普及,鄉音、方言也不能忘啊,這也是一種文化。 」泰安市民宋先生說。
相關連結
對我們來說漢語就是母語嗎?
199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般性大會宣佈: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
母語亦稱第一語言,是一個人最早接觸學習並掌握的一種或幾種語言,一般是自幼即開始接觸並持續運用到青少年或之後;並且一個人所接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當部分是通過母語傳授的。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最早學習的是某個地方的方言,他的母語就是這種方言。
泰安方言中常用的動詞尾碼有「巴」、「達」、「由」、「查」「拉」等,構成動詞後習慣重疊起來使用,大致相當於普通話單音詞重疊,中間加「一」或動詞後加「一下」,如「洗巴洗巴」相當於普通話的「洗一洗」、「洗一下」。 下面再舉些例子可以使人更明白些。 泰安話中常用的這些詞:搓巴一搓巴搓巴、剁巴一剁巴剁巴、甩達一甩達甩達、抽達一抽達抽達、蹦達一蹦達蹦達、轉由一轉由轉由、撚由一撚由撚由、刮查一刮查刮查、摳查一摳查摳查、攪拉一攪拉攪拉、拌拉一拌拉拌拉。 這些詞語,在日常生活中常說常用,非常生動形象。
泰安方言特色
泰安方言中常用的尾碼還有「頭兒」、「巴兒」、「古」、「活」、「乎」等,它們附著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的後面,成了泰安方言詞很特色的一部分。 如木頭兒、石頭兒、磚頭兒、蓋頭兒、苦頭兒、甜頭兒、奔頭兒、吃頭兒、喝頭兒;俊巴兒、老巴兒、惱巴兒、離巴兒、瘦巴兒、乾巴兒;拐古、擰古、斜古;斂古、勻活、湊活;熱乎、濕乎、潮乎等。 例如「離巴兒」:「你這人辦事忒離巴兒了! 得叫人說得過去」。 這裡的「離巴兒」是說辦事離譜兒,不得人心,嚴重的是為了喪良心的事,遭到輿論的譴責。 「拐古、擰古、斜古」都是對某種人的貶義詞。 「拐古」是形容某人刁鑽、愛沾便宜,善於投機取巧;「擰古」是說某人性格古怪,鑽牛角尖兒,一頭撞到南牆上,認了自己的理兒就是不轉變,不回頭;「斜古」比「擰古」意義上輕一些,也是說某個人的性格特徵的。 這種人也好「形而上學」,他往往總是「斜古」來「斜古」去,自己碰壁。 如能聽人勸解,善解人意,順乎情理,就不會再「斜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