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三地博物館各有那些「看家本領」? 家傳寶貝是否是真品? 古老的文物如何恢復原貌? 18日上午,201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江門市五邑華僑廣場拉開序幕,活動現場展出了粵港澳博物館鎮館之寶圖片展、廣東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圖片展、文物修復展示等精彩內容, 同時設有免費為市民鑒寶等環節。
廣東主會場首次設在江門
「5·18國際博物館日」是博物館的一個盛大節日。 江門市博物館副館長黃志強介紹說,「5·18國際博物館日」于1977年5月18日制定,每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都舉行主題活動,提高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樑」。 廣東「5·18國際博物館日」在珠三角城市輪流舉行,今年是首次將主會場設在江門。
在本次活動中,來自粵港澳三地的30多家文博單位設攤展示,展出了粵港澳博物館鎮館之寶圖片展、廣東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圖片展等精彩內容。 其中江門本地也有多家文博單位參展。 據黃志強介紹,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年首次在「5·18國際博物館日設攤展出,主要向公眾展示文物修復的技術。 記者在現場看到,廣東省文物博物館的展點是現場最受觀眾關注的攤位之一,攤位上展出了洛陽鎬、GPS定位儀等考古設備,兩位師傅還現場給觀眾展示修復文物的技術。
「江門的博物館很有特色」
為何今年的廣東「5·18國際博物館日」設在江門? 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劉春喜認為,江門的博物館工作開展得很好,「博物館很有特色,突出了僑文化。 這些文物的展示充分體現了華僑文化對廣東文化的貢獻」。
黃志強認為,江門的博物館工作有自身的特色,「首先,江門的博物館突出了濃厚的僑鄉特色,江門有全國最大的華僑博物館。 其次,江門的地方博物館也十分多,今天到場的就有來自江門的7個地方博物館」。
據悉,江門在考古方面的工作開展得也比較好。 廣東省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員柏宇亮介紹說,臺山新村沙丘遺址的挖掘曾獲得被譽為「考古界諾貝爾獎」的「全國田野考古科技一等獎」,比肩秦始皇兵馬俑的發掘。 目前,廣東省考古研究所也在江門設立了考古基地,作為後期工作整理、人才培訓和文化交流的場所。
黃志強則透露,未來將會在現在五邑華僑廣場展覽館的位置建設江門博物館的綜合館,區別于五邑華僑博物館的是,綜合博物館將更加全面地展示江門的歷史。 據悉專案已經啟動,預計在2017年可以對公眾開放。
相關
江門展出75位朝鮮國家級
美術大師182幅畫作
近日,100多幅出自神秘朝鮮國內美術大師之手的頂級畫作亮相江門。 這場名為「神秘匠心」的「2014·江門·朝鮮美術作品保真拍賣會」展出並拍賣來自75位朝鮮國家級美術大師和頂級畫家帶來的182幅畫作,
據悉,朝鮮畫家實行等級和勳位制。 所有畫家被分為一級到六級,有突出貢獻者還會被授予「人民演出者」和「功勳演出者」稱號。 本次展出的182幅作品中,有18幅是出自13位朝鮮藝術界最高榮譽稱號「人民演出者」之手;有77幅作品出自32位朝鮮「功勳演出者」之手;還有87幅是30位朝鮮一級畫家的精品力作。 朝鮮官方還為本次江門拍賣會的所有拍品出具「朝鮮美術作品保真證書」,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