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平臺是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漫無邊際的資料中,快速獲得有價值資訊的處理方法或框架。 大資料中的「大」不是大資料的唯一指標,而是更強調資料的類型多樣、處理的速度和獲取價值的能力。 分析人士表示,大資料對傳統行業的重構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快速發展的關鍵推動力,對於A股上市公司而言,IT業、移動互聯網、交運和電力安全設備生產商等四類板塊受益明顯。
資料來自電腦和網路現在各行業的企業都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從爆炸式增長的現有資料中提取出新的產業商機。 對電信行業而言,全球手機使用者數量已經達到60億,使用者需要獨特和個人化的產品來體現他們的個人風格。 金融服務行業中,華爾街各家公司每分鐘能生成5份新研究報告。 此外,由於零售商沒能瞭解顧客需求、盲目進貨而導致的銷售損失,每年達到約1000億美元。
資料是平臺運營商的重要資產,可能提供API介面允許協力廠商有限度地使用,但是顯然是為了增強自身的業務,與此目的抵觸的行為都會受到約束,同時,也是大資料應用的基礎和前提。
收集資料主要是通過電腦和網路。 凡是經過電腦處理的資料都很容易收集,比如瀏覽器裡的搜索、點擊、網上購物、其他資料(比如氣溫、海水鹽度、地震波)可以通過感應器轉化成數位信號輸入電腦。
收集到的資料一般要先經過整理,常用的軟體:Tableau和Impure是功能比較全面的,Refine和Wrangler是比較純粹的資料整理工具,Weka用於資料採礦。 Hadoop是一個能夠對大量資料進行分散式處理的軟體框架。 用於統計分析的R語言有個擴展R+Hadoop,可以在Hadoop集群上運行R代碼。 還有很多可以用來在網頁上實現視覺化輸出的框架或者控制項。 大致基於四種技術:Flash(Flex)或者JS(HTML5)或者JAVA或者ASP.NET(Silverlight).
大資料帶來四行業新機遇進入大資料時代,都有哪些A股公司存在投資新機遇呢? 分析人士認為,大資料時代主要有四類行業明顯受益。 首先,受益最明顯的當屬IT業。 資料顯示,2012年大資料對全球IT開支的直接或間接推動達960億美元,而到2016年,這一數位預計將達到2320億美元。 據國內有關機構初步預算,未來中國大資料潛在市場規模有望近2萬億元,將給IT行業開拓了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其次,移動互聯網行業。 以騰訊、阿裡巴巴、百度、奇虎360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與傳統電信運營商價值鏈重新劃分的格局,使得運營商的角色正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變化。 傳統運營商所提供的服務類型已經從單一的話音結合少量的資料通訊,向多媒體、IPTV等多業務疊加模式演變。
第三,交通運輸業。 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交通擁堵、交通污染日益嚴重,交通事故頻繁發生,這些都是各大城市亟待解決的問題。 智慧交通成為改善城市交通的關鍵所在。 為此,及時、準確獲取交通資料並構建交通資料處理模型是建設智慧交通的前提,而這一難題可以通過大資料技術得到解決。 無論是交通基礎設施、交通運行狀態還是交通服務物件和交通運載工具,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著大量的資料,以大資料的思路和角度來看,這些都是正待挖掘的寶藏,能為交通決策和服務帶來新的解題思路。
第四、電力資訊安全設備生產商受益。 近日,電力行業資訊安全類「招標競賽」正在火熱上演,全國多家電網公司相繼在資訊安全設備採購招標專案上亮出大手筆投資,採購內容涉及資料丟失防護、資料恢復、資料清除等眾多軟硬體產品,部分採購專案甚至達到上億元的規模, 新一輪大規模電力系統資訊安全建設浪潮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