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銷案例一:兩輛中巴 家門口有一條汽車線路,是從小巷口開往火車站的。 不知道是因為線路短,還是沿途人少的緣故,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 開101的是一對夫婦,開1
行銷案例一:兩輛中巴
家門口有一條汽車線路,是從小巷口開往火車站的。 不知道是因為線路短,還是沿途人少的緣故,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
開101的是一對夫婦,開102的也是一對夫婦。
坐車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於他們常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進城往往是一家老小。 101號的女主人很少讓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是熟視無睹似的,只要求船民買兩張成人票。 有的船民過意不去,執意要給大點的孩子買票,她就笑著對船民的孩子說:「下次給帶給個小河蚌來,好嗎?這次讓你免費坐車。 」
102號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帶孩子的,大一點的要全票,小一點的也得買半票。 她總是說,這車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運公司交多少多少錢,哪個月不交足,馬上就幹不下去了船民們也理解,幾個人掏幾張票的錢,因此,每次也都相安無事。 不過,三個月後,門口的102號不見了。 聽說停開了。 它應驗了102號女主人的話:馬上就幹不下去了,因為搭她車的人很少。
行銷解讀:
忠誠顧客是靠感情培養的,也同樣是靠一點一點優惠獲得顧客的忠誠的,當我們固執地執行我們的銷售政策的時候,我們放走了多少忠誠顧客呢?
行銷案例二:兩家小店
有兩家賣粥的小店,左邊這個和右邊那個每天的顧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進人出的。 然而晚上結算的時候,左邊這個總是比右邊那個多出了百十元來。 天天如此,於是,我走進了右邊那個粥店。 服務小姐微笑著把我迎進去,給我盛好一碗粥。 問我:「加不加雞蛋?」 我說加。 於是她給我加了一個雞蛋。
每進來一個顧客,服務員都要問一句:「加不加雞蛋?」 也有說加的,也有說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我又走進左邊那個小店。 服務小姐同樣微笑著把我迎進去,給我盛好一碗粥。 問我:「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 我笑了,說:「加一個。 」
再進來一個顧客,服務員又問一句:「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 愛吃雞蛋的就要求加兩個,不愛吃的就要求加一個。 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 一天下來,左邊這個小店就要比右邊那個多賣出很多個雞蛋。
行銷解讀:
給別人留有餘地,更要為自己爭取盡可能大的領地。 只有這樣,才會于不聲不響中獲勝。 銷售不僅僅是方法問題,更多的是對消費心理的理解。
行銷案例三:羚羊與獅子
每天早上,一隻非洲羚羊醒來,她就知道必須比跑得最快的非洲獅子還要快,否則她就被吃掉;每天早上,一隻非洲獅子醒來,他就知道必須比跑得最慢的羚羊還要快,否則他就會餓死;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羚羊,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就得開始跑了。
行銷解讀:
奔跑起來吧,在這個競爭的社會中,如果企業停滯不前,還沉浸在舊日的輝煌裡面,那麼最終的命運就是或者被吃掉或者餓死。
行銷案例四:白雁落網
白雁經常聚集到湖邊,許多白雁常在那裡挑選合適的地方棲息。 雁群頭領還安排了一隻白雁守夜放哨,看見有人來了就鳴叫報警。 湖區的獵人熟悉了白雁的生活習性。 一到晚上,他們就有意點亮火把。 放哨的雁看見了火光,就嘎嘎地叫了起來,獵人又把火弄滅了。 等到雁群受驚飛起來時,什麼動靜也沒有了,雁群又放心地落回原處休息。 這樣反復三四次後,群雁以為是放哨的雁有意欺騙她們,就都去啄它。 這時,獵人舉著火把向雁群靠近。 放哨的雁怕群雁啄它,不敢再叫。 酣睡中的雁群被獵人一網捕捉,沒有一隻逃脫。
行銷解讀:
任何一個企業都會面臨著市場的考驗,當競爭對手第一次試探的時候,企業建立起的預警系統——「放哨的白雁」起到了作用,企業嚴陣以待,卻不見對手有什麼反應。 但是經過反復試探之後,連企業自己也逐漸放鬆了警惕,致使競爭對手一戰而勝。
行銷案例五:動物拉車
梭子魚、蝦和天鵝三個不知什麼時候成了好朋友,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一輛車,車上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於是就想把車子從路上拖下來,三個傢伙一齊負起沉重的擔子,他們鉚足了狠勁,身上青筋暴露,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可是,無論他們怎樣拖呀、 拉呀、推呀,小車還是老地方,一步也動不了。 原來,天鵝使勁往天上提,蝦一步步向後倒拖,梭子魚又朝著池塘拉去,究竟誰對誰錯?反正,他們都使勁了。
行銷解讀:
一個企業的行銷團隊有不同才能的人,他們都有為企業奉獻的精神,但是如果企業沒有將他們的才能用到一處,使企業的行銷力量形成合力,那麼,最後埋怨誰都是無濟於事的。
行銷案例六:對老虎發命令
有一個人在荊州做官時,山上的老虎常出來吃人和家畜。 老百姓要求縣官除去餓虎。 這個人只下了一道驅逐老虎的命令,叫人刻在很高的岩石上,湊巧那只老虎因故離開了荊州,他就得意地認為他的命令生效了。 不久,他被調另一個地方做官。
這個地方的老百姓非常剛強,很不容易治理。 他認為刻在荊州岩石上的命令既然能夠制服兇惡的老虎,便以為也能夠鎮住能夠識文斷字的老百姓,便托人去荊州描摹那個石刻。 結果,這個地方不但沒有治理好,這個官反而因為治理不當而丟了官。
行銷解讀:
許多企業都有行銷成功的歷史,它們依靠這些方法取得豐厚的利潤。 但是當一個新的市場出現在面前的時候,環境變了、消費者的心理變了,企業原有的「成功」方法卻在這時使企業一敗塗地。 這裡的啟示是,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行銷模式,但是當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企業應調整自己的行銷策略來適應市場,畢竟市場永遠是對的。
行銷案例七:兩個消費者的經歷
在天堂門口,兩個異國老太太相遇了。 上帝讓她們各自說出自己一生中最高興的事情。 「我攢了一輩子的錢,終於住了一天新房子,我這一輩子活得也不冤啊。 」中國老太太高興地說。 「我住了一輩子的房子,在我去世之前終於把買房的貸款還清了。 」美國老太太也高興地說。 上帝歎了口氣,說:「選擇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 」
行銷解讀:
我國的許多消費者以往沉積下來的落後的消費意識,使其在消費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又不願選擇消費信貸,只能造成中國老太太的悲哀。 但是,潛在的需求是一種存量資源,可以通過宣傳加以引導。 行銷者通過創造新的行銷方式以獲得消費著的認可,達到挖掘潛在需求的目的。
行銷案例八:老虎求生
有個獵人,在深山裡挖了一個陷阱,安放了一個捕獸工具,野獸的腳只要碰到它,它就會牢牢地把獸蹄鉗住。
有一次,一隻倒楣的老虎出來覓食,一不小心踏上了這個捕獸工具,老虎怎麼也掙不脫。 老虎知道被獵人捉住就會身首異處,怎麼辦?難道為了這幾寸的小小的足掌讓這長達七尺的身軀受難?不行,還是逃命要緊。 老虎發起怒來,拼命地蹦跳騰躍,掙斷了鉗住的足掌,終於逃跑了。
行銷解讀:
每個企業在市場中都可能落入市場陷阱,這些陷阱可能來自資金短缺、組織混亂、顧客背棄、轉銷商反叛等,但企業認識到這是陷阱時,是否像這只老虎一樣在危機的情況下寧肯犧牲局部也要保全整體呢?
行銷是打通產品與顧客之間的橋樑,是銷售之外的事,這些事讓顧客產生了信任。 所以行銷是從顧客的角度去思考,這樣的思維方式才會贏得顧客,從而交易就會自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