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天的時候,有個人在微信加我,但是我不知道,由於私人微信一般都是熟人加,所以就同意了。 後來問是誰,他也不回復,一直也沒說話,昨天突然給我發條消息,說公司推廣微信公眾帳號,每個人 需要200 個的發展、任務,還要我支援加下他們公司的公眾帳號,看起來是個北京周邊游公司。
然後我給他回復,生命有限,時間珍貴,這個沒前途的公司還是離開吧。
張小龍在他那個影響頗大的內部培訓中提過一個觀點:一個產品如果不能自發增長,就沒必要推廣。 這個觀點看起來比較理想主義,恐怕很多做產品、做業務的朋友不會特別認同。 因為我們剛剛經歷過的時代,是一個行銷驅動的時代,老闆信奉行銷才是硬本事,行銷部門在公司裡非常有話語權,各種行銷公司喧囂鼓噪,行銷書籍汗牛充棟,行銷學導師被奉為成功學大師,甚至把很多公司的成功都歸功於行銷?
這些做法錯麼?當然不錯。 如果說品牌資源是消費者的心智資源,那麼我們剛剛經歷的行銷時代,就是在消費者心中進行「心智圈地」——誰叫得大聲、叫得賣力、叫得機巧,誰就能在消費者的心智資源中搶得一塊蛋糕,獲取售賣產品的相對競爭優勢。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消費者面臨「過噪」,每個消費者每天都在被無數的行銷資訊狂轟濫炸,各種類型的小廣告恨不得塞滿消費者的五官,掠奪消費者的注意力資源,讓消費者不願看、不願聽、麻木、不接受。 在這種趨勢下,無論機巧多麼高明,行銷的 ROI 只會越來越高。 線下、線上、微博、微信、淘內、淘外,莫不如此。
我們看到無數的小業主、創業者、賣家在抱怨行銷成本的提升。 無數的行銷從業者,看到任何一個新的媒體,就像餓狼一樣怒吼著沖過去,把這些媒體當做行銷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從 O2O 概念到社會化媒體、微博、微信,都被強行賦予了各種意淫遠多於實際效用的行銷內涵。 真實效果永遠差強人意。
原因在於,隨著同質化產品過剩,競爭差異程度降低,我們時代的內在動力,已經從行銷轉移到產品。 如果一個公司不能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開發差異化產品,單純依靠行銷,無論技巧多麼高明,都只能投個機暫時撈一票,沒法塑造長久的競爭優勢,更無法成為長久的事業。 行銷驅動的公司在市場上越來越不吃香,Nokia、Microsoft 的產品,無論花多少錢砸廣告,消費者最後會用腳投票。
而從過去行銷時代走過來的人,會不相信、不理會,對這種趨勢視而不見,繼續相信行銷是致勝之道。 在產品服務創新上淺嘗輒止,在效果越來越差的行銷上挖空心思,研究各種奇淫技巧。 本文開頭那一幕,就是這種現象的寫照。
我並不認為一個產品不需要行銷,也不否認行銷技術的重要性。 好的產品是一個放大器,投入 1 的行銷資源,能夠產生 10 的結果;壞產品是一個黑洞,投入 1 的行銷資源,得到 0.1 的結果。 我經常對創業者說,無論你有多少行銷資源,最後你事業的大小並不是由行銷資源決定的,而是由產品本身的差異化吸引力決定的。 這就是我理解的沒有自發增長,就沒必要推廣的含義。
一個能夠經受住資源斷奶還能茁壯成長的產品,一個能夠成為行銷放大器的產品,一個使用者喜愛、能夠拴住使用者、不行銷使用者也會主動傳播的產品,才是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才有推廣的必要性。
過去我們在行銷上探討無限的可能性,未來我們應該在產品與服務上探討無限的可能性,這會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
題圖來自 fusionmedia
作者:簡江
SKT創投副總裁。 商業模式控,琢磨家,吐槽愛好者。 聚焦互聯網、消費、電商、創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