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2003年百度最大的變化就是人越來越多。 」 百度總裁李彥宏在接受某網站記者採訪時笑談。 2003年初,百度只有100人左右,而到了2004年初,百度已經有了200人。
"每年我們都是這樣的速度在 發展。 "李彥宏這樣描述公司的成長速度。
事實上,百度只是搜尋引擎市場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根據艾瑞市場諮詢iResearch統計,包括IE網址列搜索、網站登陸/固定排名、競價排名等多種收入模組在內的中國的搜尋引擎市場在2003年達到了5億元人民幣,較上一年增長了117%, 而在未來三年內中國搜尋引擎市場還將以每年60%至70%的速度增長。
「2004年將是搜索市場混戰的一年」,李彥宏認為。 而在混戰的背後,搜尋引擎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裂變。
搜索漸成門戶
2003年12月23日,就在慧聰集團在香港創業版上市後不到一周,慧聰搜索從慧聰集團中分拆了出來,自立門戶 「中國搜索」,並號稱要打造中文搜索第一品牌。 與中國搜索同時亮相的還有一個完全由搜索技術完成的「中國搜索新聞中心」。
「中國搜索網站的建立和新聞中心的的推出表明慧聰搜索已經走向了前臺,而這也與其競爭對手百度幾年前所走的路類似。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道。
2001年9月20日,以前一直在幕後為入口網站提供傳統的網路搜索服務提供者百度作為一個直接面對終端線民的搜尋引擎網站正式推出。 2003年7月,百度又仿效自己的榜樣google,推出了百度新聞頻道。
百度的戰略轉移成就了之前還名不經傳的慧聰。 2002年下半年,慧聰搜索開始為新浪網提供新聞搜索。 此後,搜狐、網易的網頁搜索服務、TOM的新聞搜索也被慧聰納入囊中。
「入口網站是搜尋引擎服務商的制高點,他們多年來積累的品牌會成為你品牌的一部分。 如果丟掉了門戶,就丟掉半壁江山! 「中國搜索總裁兼CEO陳沛對於自己的成功不無得意,「我們的競爭對手給了我們太多的機會,否則的話,在我們弱小的時候早就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了。 」
「門戶想買更便宜的技術,不斷壓價,而我們如果賺不到錢的話,就不可能花很多錢去做研發。 」 李彥宏針鋒相對道,「給入口網站提供檢索這個合作對百度來說一點都不重要了。 與我們現在做的競價排名市場比起來,這個市場太小太小,可以說是一個沒有前途的市場。 」
「雙方說的都沒錯。 對於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搜索來說,來自門戶的收入是雪中送炭,因此非常歡迎。 而對於先行一步的百度來說,這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慧聰集團招股資料顯示,在慧聰集團截止至2003年6月30日的1.42億營業額中有3.5%來自搜尋引擎服務,約合人民幣499萬人民幣。 而有資料顯示,百度2002年僅來自搜尋引擎技術服務方面的收入就超過2000萬人民幣。
「對所有的搜尋引擎服務提供者來說,給門戶提供服務都只能是自己眾多業務的一部分,而且這塊業務所占的比重會隨著搜尋引擎服務商的自身的發展而逐漸變弱。 對於中國搜索來說,給門戶提供搜索只是解決了生存的問題,而要發展就必須得冒著和門戶競爭的危險建立自己的搜索網站,迅速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以期儘快擺脫對門戶的依賴。 」該人士認為,「對門戶的過分依賴非常危險,而這在國外也並非沒有案例。 」
2003年10月7日,總部位於三藩市的互聯網搜索公司LookSmart宣佈:微軟的MSN互聯網部門將于明年1月結束與LookSmart的授權合約。 LookSmart稱「與MSN的協定占到了我們大約65%的付費搜索營收,另外在今年第二季度與MSN的協定幾乎是我們所有許可營收的來源。 」消息傳出,LookSmart的股價即瘋狂跳水,一天之內下降了56%,由3.02美元下跌到1.32美元。
根據協力廠商機構U.S. Bancorp Piper Jaffray的統計,LookSmart在2002年全球十大搜尋引擎中收入排名第六,而去除十大搜尋引擎中的門戶YAHOO、MSN、AOL, LookSmart是僅次於overture、google之外的第三大獨立搜索服務提供者。 2002年全年收入7500萬美元,2003年全年營收預計將達1.5億美元。
「這樣的事情隨時都有在國內重演的可能。 事實上,由於搜尋引擎的前景看好,國內的幾大門戶都已經將其視為與廣告、遊戲、短信同等重要的核心業務。 而無論是新浪、搜狐、還是網易也都像國外的MSN、雅虎一樣在加緊開發自己的搜尋引擎技術,以期在市場競爭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從這個意義上講,即使是為了生存,中國搜尋引擎也得自立門戶。 」
而google的成功無疑讓人們看到了榜樣。 當雅虎首席執行官Terry Semel宣佈將在2004年第一季結束與Google合作,改采自家搜索技術的時候,Google卻顯得相當輕鬆。 資料顯示, Google在2001年靠著提供搜索服務從雅虎身上賺了710萬美元,但預計Google 2003年來自搜索業務方面的收入將達10億美元。
而google于2002年推出的新聞搜索也給百度的新聞頻道和中國搜索新聞中心帶來了希望。 Google抓取的新聞源包括美國BBC、《商業週刊》、《華爾街日報》以及世界其他的新聞機構的全球超過4000個新聞網站,從表面上看新聞頁面與其他新聞入口網站沒有什麼兩樣。 由於更新及時而且沒有人為挑選限制,這些新聞頁面受到很多人歡迎。 資料顯示,Google新聞非常流行,2003年6月份其獨立訪問者約250萬,這無疑使得入口網站的新聞內容面臨挑戰。
不僅如此,搜尋引擎的搜尋範圍已經包括MP3、圖片、Flash、線上購物、目錄、新聞群組/討論區、個人網路日誌、書籍內容等等。 這些都威脅著入口網站。 從這個意義上來將,搜尋引擎的巨大魅力又給搜尋引擎技術商門帶來了另一層憧憬。
歷史上看,從誕生開始,搜尋引擎就與入口網站結下了不解之緣。 許多著名的入口網站本身就是由早期的分類搜尋引擎衍生而來,例如著名的雅虎、Lycos,國內的搜狐等。 而現在,搜索又重新崛起。 據網路調查公司CyberAtlas的最新調查表明,網站75%的訪問量都來自于搜尋引擎的推薦。 而搜尋引擎本身的流量也非常龐大。 協力廠商流量機構Aleax的統計顯示,在全球中文網站中流量排名中,提供搜索服務的3721排名第四為,僅次於三大門戶的新浪、搜狐和網易。 而百度則排名第六。 而中國搜索由於之前並沒有獨立的網站,排名比較靠後。
事實上,無論是百度還是中國搜索都有意無意接受了媒體關於其新門戶的稱謂。
「入口網站的最大對手一定是入口網站而不是搜尋引擎。 「李彥宏並不太願意承認搜尋引擎與入口網站存在的競爭關係,但他表示,」搜尋引擎是媒體。 」
「雖然現在門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網路廣告、遊戲和短信,搜尋引擎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提供技術服務、賣固定排名、競價排名,但搜尋引擎的媒體特性決定了它必將進入門戶所固守的傳統網路廣告領域,而具有狼性, 不斷開疆拓域的門戶也不會放過搜尋引擎所涉及的任何一個業務塊,因此從長遠來講,雙方的全面衝突是必然的。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分析道,「不要忘了,現在的門戶通過利用傳統的媒體,只用少數幾個編輯、不用一個記者就能積聚全國的新聞源,而現有的搜尋引擎則連一個編輯都不需要,即可積聚全國的資源。 還能誰又敢保證,新的搜尋引擎不能產生新的門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