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創業者們試圖描畫它的輪廓,因為這個邊界之外會是他們的天地。 投資人關心這個問題,他希望他的投資有護城河以供防守。
手持大筆資金、現金仍不斷在湧入的騰訊公司,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來參與對抗,直至競爭對手投降。 這家公司曾被賦予了一個稱號:「終結者」。 只要他大手筆進入某個領域,別人都可能會無路可走。 從即時通訊QQ開始,13年來騰訊不斷在互聯網領域攻城掠地,幾乎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場互聯網盛宴的企鵝,目前已經成長為一家擁有約4000億市值的中國互聯網頂級巨頭。
現在我們發現,其實這家公司同樣難免遭遇挫折,它也並非總是所向披靡。 這家公司已經在搜索業務上出現了巨額虧損,有說法是虧損「近20億元」。 搜索業務這個騰訊少有的挫折,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視窗,以供觀察騰訊的軟肋所在。
在即時通訊、遊戲娛樂和用戶端應用軟體等領域,騰訊做的無可挑剔,但是在電子商務、搜索等領域,在行業競爭中,騰訊卻不得不重新整隊。 時至今日,騰訊搜搜在虧損近20億之後,將搜索的權重放到了無線端。 起步尚早的騰訊電商第一款產品拍拍,由於經營情況不如預期,外界傳言馬化騰私下一度對其處於放棄狀態。
在無線搜索領域的一家創業型公司副總裁稱,騰訊是一個產品體驗做到極致的企業,但是一涉及到做企業、商業化的東西,他們就沒有了優勢,「這與一個公司的基因有關,騰訊沒有一個去研究企業生態和商業模式的基因。 」這與投資界人士,騰訊擅長賺小個體的錢,而不會賺企業的錢的判斷不謀而合。
現階段的不利是暫時的,還是由其基因決定的?尚不能做出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騰訊在一些領域的不足,確實讓創業者看到了這個永遠的勝利者也有自己的邊界和相對短板,並變成為自己見縫插針的創業機會。
企鵝的短板
它對使用者的研究和體驗可以做到精益求精,卻沒有一個去研究企業生態和商業模式的基因
在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上,騰訊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次盛宴。 騰訊的生存法則是,開始時亦步亦趨,靜觀跟隨、再模仿、再壓倒式超越。 只要前景一片大好,騰訊就會充當掠食者或終結者。 比如當初的遊戲,比如現在的微信。
說微信是踩著米聊和TalkBox的「屍體」取得成功的,一點都不假。 「微信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騰訊本身是可以開發出來的,但是它沒有,等TalkBox將產品建立,米聊培育出中國使用者之後,且運營商又不公開反對的情況下,騰訊就開始名正言順的開發出自己的微信產品了。 」第一上海移動互聯網分析員劉世洋稱。
運營商感覺到了壓力,「微信當然對電信的語音通話業務有不小的衝擊,我們的語音收入會有降幅,對這點當然不滿,但是也愛微信,因為微信語音耗費流量,也會產生不少的流量收入,但是微信卻替代不了電信的語音市場, 所以運營商就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願具名的中國電信內部人士稱。
沒錯,在這些方面,騰訊穩重而嚴謹。 很多時候,都因為對市場風險的回避,而選擇後發制人。 騰訊的防禦屬性,使得其創新僅僅局限于產品層面的微創新,以至於外界批評他:與蘋果公司革命型創新相比,騰訊遠遠缺乏個性而程式化。
當然,在這個特點的另一個側面:在這個商業氣息漸濃、需要高調的互聯網領域,騰訊單純的工程師文化,讓其在處理商務問題時,顯得不夠圓融和契合。
騰訊的這一短板,在搜搜業務中,表露無遺。
2006年,騰訊開始進入搜索領域,是時,在國內的搜索市場上,百度、谷歌、雅虎三家幾乎已經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馬化騰也開始覬覦這個龐大的搜索市場,之前無往而不致的馬化騰對騰訊的搜索業務信心滿滿,表示將在搜索領域進行重點投入,並希望在1至2年內可以做到國內的前三。
在搜搜的投入上面,馬化騰確實不惜血本。 「基本上滿足了我們搜索團隊的任何要求。 」騰訊的一名工程師對本報稱。 這位工程師參與騰訊搜索的基礎構架。
在搜搜業務上,騰訊給的機器是「最好的配置」,在投入上「從不計成本」,但是唯一的要求就是,短期內讓搜索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可是,「搜索又不像是遊戲,是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的。 」上述這位騰訊的工程師稱。
在騰訊內部,預設的職場規則是:一個專案誰做的更快,盈利幅度最大,誰就晉升的最快。 「管理層基本上是一個季度就要有一個大業績增長。 半年一個成果,一年一個大成果,太急功近利了。 」該名員工稱,當時對搜搜提出的目標就是3年實現盈虧平衡,在這個行業,一個主要的玩家曾用了8年才盈利,這個期限本身違背了搜索技術的發展規律。
需要長期技術儲備和積累的領域,在業界看來似乎也是騰訊的弱項。 魔趣OS總裁王映初稱:「很多核心的技術,騰訊都是較弱的。 」
比如,中文版Siri語音辨識技術,這方面的人才本來就是稀缺資源,並且核心的人才都不在騰訊。 當語音搜索被蘋果提升到戰略層面之後,騰訊除了利用自己的研發團隊,其次就是一邊和科大訊飛談合作,一邊去科大訊飛高薪挖人。
除了技術層面的缺憾,一直專注做無線搜索的創業型公司副總裁稱,騰訊搜索業務和電商業務的經驗證明,它很擅長做與使用者相關的業務,但企業業務是其弱項,因為騰訊不會建立商業模型,它對使用者的研究和體驗可以做到精益求精, 卻沒有一個去研究企業生態和商業模式的基因,「搜搜無法去研究中小企業的需求,從而為廣告主帶來最大的廣告效應。 」
因為業務相關,上述專注做無線搜索的創業型公司副總裁時常要與騰訊員工打交道。
騰訊是典型的工程師文化,馬化騰本人就以資深的產品經理自居,騰訊的風格自然與「老大」風格相吻合。 在行銷領域,特別是在B2B的關聯式業務領域,並非馬化騰所擅長。
不過,騰訊電商公關總經理宋煬並不認同騰訊不擅長做企業業務的觀點。 「今年一季度,我們的廣告業務收入已經超過了新浪,成為行業第一。 拍拍網之前也做到了全國第三,超過10%的市占率,並且我們起步還要比淘寶晚幾年,騰訊的電商已經做得很了不起了。 並且,每個行業的產業鏈長度和複雜度都是不一樣的,不是說非得做到第一名,才叫成功。 」宋煬稱。
上述創業型公司副總裁稱,騰訊之前的體系架構和分工,在資源配置方面出現了問題。 騰訊的架構之前重合的專案很多,多個專案的資源調度,需要不同的部門來領銜,但是騰訊一旦涉及到需要共用資源的專案就很難去實現下去,「這個是騰訊的一個公司文化,騰訊各個業務線的負責人都比較資深,這些人都是自己管了一個大攤子, 比較重視自己的業務,而不重視合作,有大企業病。 」
不過目前騰訊的重組,可能有助於調和這種資源重合而不好調配的矛盾。 騰訊在5月份已經宣佈,將進行公司組織架構調整,把原有業務系統制變為事業群制,並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專注于電商業務。 馬化騰在當時的內部郵件中稱,調整的出發點主要是「減少不必要的重疊,在事業群內能充分發揮‘小公司’的精神,深刻理解並快速回應使用者需求」。
騰訊內部員工向記者表示,騰訊在搜搜方面的虧損近20億,對於這一數額的準確性,記者與騰訊官方考證,截至發稿都未有回應。
騰訊在搜索方面的發展不濟,以及谷歌的退出,也為宜搜和搜狗騰挪出了空間。 目前在PC端,搜狗從搜狐分拆出來之後,早已開始盈利,佔據了搜索市場2.7%的市場份額,並不時傳出即將上市的消息。 在無線端,根據易觀智庫產業資料庫發佈資料,宜搜占到21%的市場份額,僅次於百度,領先搜搜無線近2個百分點。 #p#副標題#e#
規模的邊界
企業的資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們更多的是做戰略層面的佈局,不會對可能存在市場風險的不明朗行業有興趣
事實上,騰訊在「虛擬物品銷售和管理」方面獲得了巨大成功,這樣的商業模式在全球也是一個少有的商業創舉。 「騰訊賺個人的錢做得很好,由使用者結構決定的,企業現在在想辦法。 」第一上海移動互聯網分析員劉世洋稱。
Facebook來自企業的收入占了70%,個人占了30%,騰訊在比例上要反過來。
騰訊在上月也被傳出成立騰訊證券軟體事業部進軍金融服務業,彼時炒股軟體股均「被嚇出一身冷汗」,但最終騰訊否認進軍金融諮詢行業。
確實,在騰訊還沒有出手的領域,小企鵝那些潛在的競爭對手們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因為大家都熟知,無論創業者們現在打得多歡,等市場培育得差不多了,就該輪到騰訊來收場了。 現在的情形是,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的創業者都會選擇規避騰訊。
所謂「騰訊看不上眼的專案」,就是騰訊一個邊界。 「在騰訊內部,如果一款產品每年只做到5000萬人民幣,就是微不足道不會被管理層重視,但是這對於我們這種創業型的企業來說,能夠達到這樣一個收入量也是非常可觀的,同時也是個不小的機會。 」深圳深訊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訊和」)公關總監王蘇娜向本報表示。
深訊和成立于2008年7月,其主要高管都來自騰訊。 深訊和立足于移動互聯網,主要做功能機和低端智慧機的「手機電視」、「視頻通話」、「視頻聊天」和「智慧樂園」等產品。 其官網上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1月31日,深訊和悠米系列產品使用者數已經超過3個億。 在王蘇娜看來,騰訊不會對深訊和目前所做的市場感興趣,她認為騰訊做互聯網現在已經在躺著賺錢了,且企業的資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們更多的是做戰略層面的佈局,不會對可能存在市場風險的不明朗行業有興趣。 「騰訊一直都是在複製別人的東西,目前還未成功,是因為複製的不足夠好而已。 」深圳豆游科技總裁馬志強稱,作為一個創業者,在考慮創業專案的時候,如何去找到自身的優勢,「讓騰訊幹不過我,是不可能的。 」現在創業,避開騰訊,最好做一些垂直業務類專案,或者你能有一些稀缺的資源,騰訊不太容易介入的,但是規模又不可能太大引起騰訊的注意,在這種夾縫中生存的創業型企業,才不會有太多來自騰訊的危險。
不過,據記者向騰訊內部一名高管考證,騰訊對進入的行業在市場規模方面,沒有一定的標準,騰訊的產品線很廣,涉及到不同的類別的產品,其市場規模的數量級是不一致的,「對於騰訊複製者的形象,市場的聲音很多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其實大家對創新的企業理解是不同的,騰訊有自己從無到有的東西,每年的專利,還是在數量上是最多的。 而且不能說別人都做的東西,騰訊因為規模大,就不可以做,這樣也不太公平。 」這位騰訊的高管稱。
避開企鵝的同時,還是得時刻警惕著騰訊可能的措手不及的隨時入侵。 專做低端智慧機安卓作業系統(OS)的魔趣總裁王映初最近比較苦惱,懷揣著做成「低端智慧機領域的騰訊」夢想的王映初,已經把魔趣OS做到了70萬使用者。 最近,讓他感到壓力的是,他發現對外宣稱不做手機的騰訊,可能會馬上大舉殺入手機市場了。
近期,騰訊投資了樂蛙OS,王映初在與手機廠商和方案商接觸的過程中,發現騰訊的人也在頻繁的與這些人員進行接觸。 「大佬如果高調宣佈自己要做手機,總是會引起很多關注,也會使得競爭對手警惕起來。 而且在這個互聯網巨頭們紛紛投資做手機的檔口,騰訊做手機也不讓人意外,直接做硬體是最好的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圈地的手段。 」王映初總是感覺騰訊像一個看不見的身影,在不停的追過來,他已經決定要加快搭載魔趣OS手機的推出步伐。
騰訊是創業者的一個夢魘,即使是那些自認為已經是最大限度避開騰訊的創業者,而創業者對騰訊最新動向的草木皆兵,也反映出在大家眼中,騰訊雖然不是無往不至,但是擁有強大資金積累,可以在其原本不擅長的領域,花費時間和金錢慢慢積累, 因為比起任何企業,它都有相對足夠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來消耗。
創業者的擔心是一方面,但無論如何,騰訊的邊界確實存在,而且,這家公司還可能存在著另外一種隱形的邊界。 一名與騰訊接觸密切的人士稱,騰訊本身的業務擴張能力,「不太受到限制」,要說限制,最多是來自法律和政策層面。 「國內的政治商業環境是否支撐一家萬億規模的民營企業,擁有如此龐大使用者的帝國」。
這樣的說法未必符合現實邏輯,但至少在電信業務的某些領域,騰訊是不能觸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