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接受採訪時對雲基地寄予厚望,「希望雲基地能與各方加強合作,共同探討雲基地在智慧城市改革中的發展,我們將會大有作為。 」
2011年9月16日上午九點半,以「智慧體驗·智慧生活」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智慧博覽會在中國農業展覽館拉開了帷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原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原資訊產業部部長、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吳基傳,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張勤,原教育部副部長、中國系統模擬學會理事長趙沁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雲計算專委會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等領導及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結束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雲計算專委會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進行了主題演講。
開幕式結束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原資訊產業部部長、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吳基傳、原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等領導分別來到智博會雲基地展位,在雲基地管理公司董事長趙安建等人的陪同下,路委員長、 吳理事長一行及許委員長參觀了超雲系列雲伺服器以及模組化資料中心——雲箱模型。
參觀過程中,路委員長、吳理事長關切地詢問了雲基地超雲系列雲伺服器在高效能計算專案的應用、模組化資料中心的市場應用情況等。 許委員長詳細詢問了雲箱的架構、製冷設計、超雲伺服器的特點。
北京雲基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安建向眾位領導介紹了超雲系列雲伺服器低耗能、高速度、多節點等功能,同時也介紹了雲箱的強大資料存儲及處理功能等等。 趙總表示,雲基地團隊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政府領導的指導和支援,雲基地正在起步,有了一定的成果,更多還在探索中,期待政府仍能給予關注和支援。
路委員長、吳理事長、許委員長等認真聽取了雲基地的介紹,均表示雲基地能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將雲計算全生態產業鏈模式建設得初具規模,令他們印象深刻。 他們充分肯定了在中國率先建立雲基地的意義,認同中國所面臨的雲電腦遇。 希望雲基地產品能再加速市場推進,推動雲計算落地。
(圖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原資訊產業部部長、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吳基傳一行參觀超雲系列雲伺服器)
(圖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原資訊產業部部長、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吳基傳一行參觀模組化資料中心——雲箱模型)
(圖為雲基地管理公司董事長趙安建向原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介紹超雲X86系列雲伺服器)
上午11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雲計算專委會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也來到雲基地展位,接受雲基地對外關係部、雲基地品牌部、網通寬頻、中國青年網路電視及中雲網的聯合採訪。
李院士表示雲是網路技術,徹底地改變了個人電腦世界。 雲計算肯定會給青少年帶來巨大改變,對自主創業者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雲計算發展到今天,概念炒作越來越少,已經開始進入轉型階段,慢慢找到切入點進行落地。
李院士在採訪仲介紹了雲計算與智慧交通的關係。 他說:「智慧交通的發展是以雲計算的發展為前提。 實現智慧交通,就要解放駕駛員低級的、繁瑣的、持久的駕駛活動,也就是要解決導航定位問題。 我們以前是把地理定位系統裝在汽車裡,告訴你怎麼走,以後汽車裡不會放地理定位系統,因為地理定位系統在雲計算分佈中心。 因此,要做智慧交通,必須要搞一個地理資訊的雲計算中心。 也就是說,要用網路的導航解決汽車從哪來到哪去的問題。 這個導航的精度不是簡單的到道路,而是到哪一車道,精確度要從幾米精確到幾十釐米,甚至更高。 」
李院士肯定了雲基地在推動雲計算落地的作用。 談到雲基地未來發展,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加速雲計算落地,要看雲基地的註冊使用者,要看雲基地有沒有實惠于百姓。 當前,雲基地應該趕快找到自己應用領域的切入點,勞保、氣候、交通、人口管理等基礎資料上做出示範,一個示範比十個展覽還重要。 」他也對雲基地寄予厚望,「希望雲基地能與各方加強合作,共同探討雲基地在智慧城市改革中的發展,我們會大有作為。 」
(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雲計算專委會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
本次博覽會展覽活動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共分展覽區和體驗區兩大版塊,其中包括雲計算與物聯網、智慧電網、智慧家居、智慧通信、智慧科技成果5大類展覽區,以及智慧體育、智慧汽車、無人飛機、智慧醫療、人機博弈、 仿人機器人奧運比賽6體驗區。 展覽與體驗共吸引了300余家企業、科研院所、國內高校參展。 真可謂精彩紛呈。
智博會現場人潮湧動,眾多觀眾湧入農展館參觀。 很多人在雲基地展位前,向雲基地技術人員諮詢超雲系列雲伺服器及雲箱的技術與應用情況。
(圖為觀眾在雲基地展位認真聆聽技術人員介紹超雲系列雲伺服器)
雲基地展位大受歡迎,清華紫光與中科院合作的人形機器人則憨態可掬,可愛無比,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看。
(圖為人形機器人小優)
(責任編輯: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