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與虛擬化不可或缺的關係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雲計算應用風潮似乎將構建企業級資料中心與虛擬化技術緊緊聯繫在一起。 從虛擬化角度,軟體定義資料中心的理念,則從存儲、網路到桌面,全面肯定了雲與虛擬化不可或缺的關係。

對於企業資料中心是否必須要建虛擬化平臺實現「雲」應用的問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業技術人士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理由是誠信致上的良好社會環境難以實現是首要難題。 其實這種懷疑論在國內多數公司資訊技術人員間彌漫。

然而,在誠信體系未形成,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也擋不住行業對雲服務應用的需求腳步。 這可從電子商務企業、金融等行業都能得到印證。

國內雲計算的興起並非源于互聯網熱,而是來自于傳統資料中心私有雲。 為使用者搭建私有雲平臺,實現的是自助服務,不存在資料隱私洩露問題。 只有將私有雲牽到公共雲平臺,則必然存在隱私問題。 這才有賴於整個社會必須建立誠信體系。 然而良好體系的形成與市場實際應用發展同步,兩者必然一起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軟體貫穿資料中心

「軟體定義資料中心」理念主要是指資料中心達到百分之百虛擬化,但實際很多資料中心伺服器承載不了百分百的運載。 今天使用者對虛擬化能力要求越來越高,CPU從單個到2個、4個、8個,直至增加到32個;記憶體也達到1TB...... 單台虛擬機器所運行的應用負載不斷加大。

傳統行業的應用設計方向是垂直性擴張而不作水準擴張,它意味著負載需高性能計算才能處理。 實際上,將硬體拼成大硬體的高性能運算,就在應用層做了很多分散式處理,但是卻不能在底層硬體實現,畢竟傳統行業基於 IT通訊的不同計算裝置間的互聯互通挑戰更大。

新的軟體發展趨勢在於通過軟體系統的分散式設計,以解決不斷增漲的應用負載問題。

開源打通私有和公有雲界限

關於傳統企業資料中心虛擬化與互聯網資料中心虛擬化的兩種雲模式如何取捨的問題,張振倫分析,雲計算起源于互聯網,互聯網企業使用的都是高度定制自主的開源Linux平臺;而傳統企業資料中心多採用小型機、大型機,使用的是甲骨文、 SQL server等的資料庫。 兩者的最大區別就是 「草根」與「貴族」的出身。

來自于互聯網公有雲模式普遍服務于大眾,包括一般終端消費者和企業使用者。 互聯網企業的資料中心是由其所擁有的大量軟體技術工程師,經過多年不斷沉澱優化而形成不可複製性的平臺。 這也是為何亞馬遜、淘寶等企業應用在高負載下還能沿用原有計算平臺的原因,其主要源于其雲平臺起初即採用分散式(水準擴張模式)的設計理念有關,由此採用雲計算方式可在不更改硬體平臺基礎上可很好地承載多個應用。

雖然IT廠商已擁有可服務于企業級使用者的成熟的解決方案,但需要不斷吸納互聯網雲應用精華,以逐步説明建立在標準化硬體IT設備之上的傳統企業資料中心實現雲計算應用。

實際上在行業中佔據主流的Unix上,其上運行的應用及負載利用率極低,甚至有使用者的利用率低於0.5%。 要減少這種巨大浪費,可採用X86平臺。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