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移動互聯網吸引了一批人為此冒險,程維就是其中一個。 一年半之前,他毅然離開阿裡巴巴,創建打車軟體公司——嘀嘀打車。 不過,創業並非坦途,程維最初在拉司機裝軟體時被當做騙子,一手開發的軟體也曾被深圳市交通委叫停,但這位創業者堅信移動互聯網改變生活的能力。 上周,嘀嘀打車宣佈獲得第三輪融資。 程維日前接受京華時報專訪時表示,他有這樣的恒心,去花10年時間,真正改變人們出行打車的習慣。
■創業故事
創業初衷
發現出行的痛點
「中國互聯網改變了‘衣食住’,而移動互聯網一定會改變‘行’」
創業之前,程維在阿裡巴巴工作了8年。 2012年,移動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他覺得必須要把握機會做些事情,於是辭職,決定開始在北京創業。
一開始,程維花9個月時間想了6件事情,都覺得不行,最後他鎖定了打車軟體。 但當他向身邊的人徵求意見時,問了10個人,10個人都說沒戲。 原因很簡單,首先是北京的「的歌的姐」一般都40多歲,郊區農民較多,很多人拿手機除了接打電話發短信外,根本不會用什麼APP;其次,叫車人的誠信也是個問題,很有可能在車沒來時,就上了其他人的車。
儘管所有人都認為不靠譜,但程維堅信他看到的是未來。 「中國互聯網改變了‘衣食住’,而移動互聯網一定會改變‘行’」,程維說,「其實人們在出行方面有痛點和需求。 就像在沒有淘寶網之前,我們買東西似乎也不覺得很麻煩,同樣,在沒有打車軟體之前,你也沒覺得打車困難。 而有了打車軟體後,需求和痛點被發現並解決,你就會發現在路邊打車受冷受熱是多麼痛苦,而提前用打車軟體叫輛車在樓下等你是那麼愜意」。
基於這個判斷,2012年6月6日,程維的打車軟體公司——嘀嘀打車開張了。
■市場開拓
花錢雇員工打車
產品上線首日,嘀嘀打車的北京地圖上,只亮了16盞燈,也就是只有16個司機線上。
公司甫一開張,第一個問題就來了。 程維必須在產品開發的兩個月的時間內,找好願意使用嘀嘀打車的司機,否則到時候產品上線後沒有計程車線上,乘客就根本叫不到車。 當時,北京一共有189家計程車公司,程維決定全部跑一遍,目標是產品上線的時候有1000個司機安裝嘀嘀打車,有1000個司機可以被叫到。
結果卻不難遂人願,公司負責市場開發的吳睿跑了一個半月,拜訪了100家計程車公司,一家公司都沒有達成合作。 所有的計程車公司就問一個問題:你有沒有交委的紅標頭檔? 弄不到紅標頭檔的程維,咬牙著說,先把剩下的89家跑完再說。
終於,又堅持了一個禮拜,北京昌平郊區的一個叫銀山的小出租公司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者,銀山公司在公司開會的時候給程維15分鐘,讓他給100多個司機宣講嘀嘀打車軟體。 結果,100人裡只有20個人有智慧手機,大多數人覺得這幫人是騙子,最後只有8個人嘗試性地安裝了嘀嘀打車。 到9月份,產品上線首日,嘀嘀打車的北京地圖上,只亮了16盞燈,也就是只有16個司機線上,方圓5公里內,乘客根本找不到司機。
一時想不出轍的程維,索性就用了個笨辦法。 他給一個叫徐誠的員工每天發300塊錢,讓他只做一件事,就是用嘀嘀打車叫車,繞著北京二環、三環、四環跑,打完一輛再叫一輛。 「最後,徐誠打車都快坐吐了」,程維笑著說,「我就是要讓所有司機聽到手機響,覺得這東西有人用,是真的,不是騙人的,給他們信心。 」
■同行過招
大雪幫了打車軟體
「那天是2012年北京第一場雪,很多人上下班打不到車,就開始嘗試用打車軟體。 那一天我們第一次單日超過1000個訂單。 」
剛一開始,由於司機和乘客都少,嘀嘀打車必須做宣傳讓外界知道。 但當時,市場上風頭正旺的同類軟體是搖搖招車,這是國內首家電召手機APP,當時已經拿到了風投,在北京交通台、音樂台的廣播裡持續打了兩個月的廣告,並在一個酒店現場給司機安裝打車軟體。
「那個廣告我們打不起,打了就破產了,但不打的話,使用者裝機量上不去也不行」,當時搖搖招車砸了上百萬元,在首都機場計程車等車的蓄車池租了幾個攤位,一邊廣播宣稱「裝搖搖租車,一個月多賺1000塊」,一邊給司機們安裝軟體。 程維說,當時嘀嘀打車很窮,只好另尋他處,他們就花了5000元同北京西客站談攏,允許嘀嘀打車的工作人員進入西客站計程車的蓄車池推銷,四五個小夥子一個冬天裝了1萬輛計程車。 「你要知道北京的冬天是很冷的,那個地方是個過道,過堂風,站一個小時你會吹裂的,我們很多小夥子上一天班就會發燒,休息兩天再來,真的跟紅軍打仗一樣,在最艱苦的環境下創造了奇跡。 」程維說。
這個冬天確實幫了打車軟體的忙。 「11月3號,那天是2012年北京第一場雪,很多人上下班打不到車,就開始嘗試用打車軟體,結果發現真能打到車,於是很激動地在微博上分享,被更多的人知道了。 那一天我們第一次單日超過1000個訂單。 」程維說,那場大雪之後,嘀嘀打車的訂單爆發式增長。 進入2013年,嘀嘀打車開始在北京甩下搖搖招車,並進軍上廣深等城市。
■政策利劍
被深圳交通委叫停
「那時候再有幾個城市蔓延下來,可能嘀嘀打車就死了,這是第二道鬼門關。 」
就在嘀嘀打車一路高歌猛進之時,政策的利劍落到了打車軟體的頭上。 2013年5月,由於打車軟體允許加價,嘀嘀打車等打車軟體被深圳交通委叫停。 當時,深圳交通運輸委員會要求,計程車司機不得使用手機召車軟體,並將聯合執法支隊進行專項整治。
當時,受到影響的主要是搖搖招車和嘀嘀打車兩家。 在被叫停後,兩家的選擇截然不同,搖搖招車選擇離開深圳市場,嘀嘀打車則堅持和交通部門溝通。
「放棄就沒有了。 」程維說,在和交管部門的溝通中,嘀嘀反復強調打車軟體的初衷:「我們是來幫忙的,不是來搗亂的。 」
此事,很快被全國各大媒體報導,甚至還上了新聞聯播。 不過,好在媒體輿論的導向是支援嘀嘀打車等打車軟體這樣的創新事物。
而一位政府官員隨後的表態也讓程維也稍微有些心安:「交通領域是相信科技的力量,相信創新的。 」終於,全國其他城市並未效仿深圳叫停打車軟體的做法,「那時候再有幾個城市蔓延下來,可能嘀嘀打車就死了,這是第二道鬼門關」。
不過,此後各家打車軟體都取消了隨意加價的功能,限定最多隻可加價5元。 如今,深圳交通運輸委員會也解封了叫停禁令,打車軟體在深圳可以正常使用了。 但深圳、北京等地的交通部門也出臺了電召平臺,嘀嘀打車等打車軟體接入電召平臺,此事才算平息。
「不要害怕,努力讓主流管道所理解。 」程維事後總結道。
■融資燒錢
補貼只是錦上添花
「補貼是短期錦上添花的行為,我只能將此定義為行銷,就像京東商城做的促銷一樣。 」
自從去年5月的被叫停風波之後,程維一直保持低調,幾乎沒有再接受過媒體採訪,直到上周,嘀嘀打車宣佈獲得C輪融資,中信基金和騰訊公司共同投資1億美元。 前兩輪融資來自于金沙江的300萬美元和騰訊的1500萬美元。 而此時,嘀嘀最大的競爭對手——快的打車只拿到了阿裡巴巴800萬美元的首輪融資。
面對對手的大規模融資,快的打車拋出補貼1億元的政策。 而嘀嘀則宣佈和微信合作,使用者不需要安裝嘀嘀打車軟體,在微信裡即可實現叫車,並用微信支付,還可享受司機和乘客各返10元的補貼。 兩家公司的補貼行為被外界解讀為燒錢。
「補貼是短期錦上添花的行為,我只能將此定義為行銷,就像京東商城做的促銷一樣」,程維說,短期的燒錢是必要的,但資金不是勝負的關鍵,更重要的是決策和運營。
目前,據程維透露的最新資料,嘀嘀一天服務的使用者已經達到三四萬,擁有35萬司機。 在北京6.7萬輛計程車中,目前已經有超過50%的安裝嘀嘀打車軟體。 程維說,儘管這一年打車軟體看起來發展較快,但互聯網要真正撼動出行領域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我覺得我們要做好十年的準備。 」
■人物對話
路邊打車才是最大競爭對手
▲談模式
重要的是改變使用者打車習慣
京華時報:可否透露,這次融資後,投資方是否控股?
程維:沒有。 我們最在意的就是企業的獨立意志,如果企業被任何的資本控制,企業將失去創造力。
京華時報:打車軟體目前只是燒錢,你有沒有考慮過它的盈利模式? 畢竟還是門生意,遲早要盈利的。
程維:今天在沒有想清楚和做出來之前,我們不會說。 我只能說嘀嘀打車會有自己的方式出來,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但我們肯定會除了為使用者負責,為員工負責,也會為股東負責,但首先你要活下來嘛。 我們現在是長身體的時候,到時候盈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我們會用我們的行動證明給你看。 當下最重要的是改變使用者打車的習慣,而不是著急賺錢。
京華時報:嘀嘀打車能在40多家打車軟體的血拼之中活到現在,且獲得3輪融資,你覺得最重要的法寶是什麼?
程維:永不放棄。
▲談對手
快的打車使用門檻比我們高
京華時報:我曾採訪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使用打車軟體的計程車司機,他們都說,使用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沒感到有什麼差異。 他們使用打車軟體的目的只是為了朵拉幾個活,兩個都裝上,還可以多獲得你們兩家的補貼。 所以說,產品沒有差異化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程維:別著急嘛,很多勝負不是在第一年就分出來的。 其實,我們在做很多這樣的努力,可能今天還沒有看到這樣的效果,我們會繼續加油。 比如,我們的地圖導航功能,可以準確地將司機導航到乘客指定的位置。
京華時報:我注意到,嘀嘀打車和微信支付合作了,而快的打車和支付寶合作,都在鼓勵使用者使用新的支付工具去付車款,那麼,你覺得哪種方式更有優勢?
程維:我們的司機不需要裝微信,乘客有微信即可,司機只要裝了嘀嘀打車就可以收錢,而快的打車的司機要用支付寶收款,必須自己再安裝支付寶,門檻比我們高。 微信是個入口,而支付寶只是個支付工具。
京華時報:你通過什麼方式能讓你們和快的打車的競爭一直保持領先?
程維:說來話長。 我們和快的的競爭還在繼續,抱歉我不能講太多細節。 但是我們有充分的信心,我們經常講快的打車不是我們的目標和競爭對手,嘀嘀打車唯一的競爭對手只有一個:路邊打車。 直到打車軟體的滲透率超過50%,才能算打敗了最大對手。
▲談未來
真正撼動出行領域還需10年
京華時報:戰勝路邊打車,你預測需要多久?
程維:我覺得我們要做好10年的準備。 網路購物發展到今天10年了,大概改變了傳統零售的5%。 大眾點評也發展了10年,僅改變了1%。 互聯網改變傳統都是以10年為週期,而嘀嘀打車才一年。 由於行業的需求迫切程度,這一年打車App看起來發展較快,但根據我自己的判斷,互聯網要真正撼動出行領域還是需要10年。
京華時報:第一階段你的目標是多少?
程維:我覺得打車行業互聯網化的第一階段標準是20%的滲透率,至少有20%的使用者會迅速養成習慣。 這已經是相對其他行業最快的滲透速度,目前為止,很少有互聯網對傳統的滲透率到20%。
京華時報:你對公司的未來有什麼願景?
程維:嘀嘀打車從創業第一天起就是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移動互聯網讓出行更美好,為使用者和社會創造價值;第二件事是我們希望創辦一家可以讓員工在裡面退休的公司,這是對我們員工的一個承諾,就是我們公司要足夠給他提供保障, 要在給他長遠和保障之外提供平臺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