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由斯諾登引發的「棱鏡門」事件可以看到,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其網路安全戰略已經從國家為主體的被動防禦全面轉向積極進取的主動進攻。 作為擁有六億線民的網路大國以及資訊安全、網路攻擊的主要受害國,中國應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適時調整國家資訊安全戰略,用全球化的思維審視我國的資訊安全形勢,制定「攻防結合」的國家資訊安全戰略,並迅速部署實施。
第一,將被動防禦的網路安全應對戰略,調整為攻防結合的威懾型安全戰略。
當前我國主流的資訊安全思路,是採用築高牆、堵漏洞等被動防禦手段。 這一思路在全球互聯網第一次浪潮中,為保護國家信息安全曾發揮過重要作用。 然而,隨著全球第二次互聯網浪潮的強勢來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傳統的網路防護邊界正在消失;同時,新的安全威脅是廣泛利用社交工程學,以更多方式實現潛伏、入侵、破壞,傳統安全防禦體系的防護能力正在弱化,乃至失去效力。
因此,我們必須從全球化的角度審視資訊安全形勢,制定新的資訊網路安全戰略。 為了應對網路霸權主義和資訊戰的威脅,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提出「攻防結合」的安全戰略,主動提升網路資訊空間的威懾、防禦和對抗能力,培育「進攻性的」、「先發制人的」網路防禦能力,「禦敵國門之外」,為未來的安全攻防競技做好準備。
第二,積極推動建立全球網路環境 「聯合國」,並推動相關國際公約的達成和實施。
「棱鏡門」事件的爆發,一方面揭露了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未能擺脫「冷戰思維」的虛偽面孔,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對資訊安全邊界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在客觀上形成了各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網路和資訊安全對話的倒逼環境。
網路安全是全球各國的共同關切,在消除猜忌、實現互信的前提下開展網路資訊的合作共管絕非不可能。 中國應加強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磋商,共同建立和完善全球性網路資訊協同治理結構,並推動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公約的達成和實施,減緩乃至杜絕「網路戰」的發生和升級。
同時,中國應加強與 其他 國家和國際組織在網路空間安全標準、技術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就共同應對跨國資訊安全等互聯網議題進行討論與研究;積極參與國際互聯網標準與規則的建構,改變我國在國際互聯網標準制定方面的被動局面, 更好地捍衛我國網路主權,在互聯網國際秩序的確立進程中更多地發出中國的聲音。
第三,積極宣導自主智慧財產權網路產品的開發,有目標、有步驟地提升重點領域網路產品的國產化率。
大力發展互聯網核心技術和產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構建有利於推進國產化率的採購環境。 要儘快建立供應商准入標準,涉及資訊安全的重要領域,應優先採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對於國土安全、國家經濟安全等涉及國計民生的核心領域,如軍隊、政府、金融、重要央企等,要設定網路設備、系統、應用國產化率的目標和推進時程表 ,由指定部門監督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