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電商、O2O、社交、移動支付...... 阿裡巴巴和騰訊前所未有的產業PK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無論是業務創新還是投資並購,兩家巨頭互不相讓。 曾經「電商霸主」和「社交寡頭」的定位再也無法體現兩家公司日趨模糊的競爭邊界——下一站,他們將打向哪兒?
 
騰訊打到阿裡老家去
 
無風不起浪,騰訊入股京東的傳聞越來越言之鑿鑿,如果說餘額寶對戰理財通、淘點點阻擊大眾點評、高德對戰騰訊地圖...... 只是阿裡和騰訊在非核心業務或者新業務領域的擦槍走火,那麼關於京東的傳聞,可謂騰訊「打到阿裡老家」去的一步。
 
眾所周知,在電子商務領域,無論騰訊還是百度,抑或打醬油的盛大(曾炒作品聚網),都未能給阿裡巴巴以實質性威脅,反倒是京東商城、蘇甯雲商一直對著阿裡巴巴窮追猛打,以至於電商霸主在2010-2012年通過數次分拆明確了天貓、 淘寶以及聚划算的分兵戰術。
 
而現在,數度受挫的騰訊終於選擇和敵人的敵人聯手。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要說京東+易迅能夠大過阿裡巴巴,倒也未必。 但京東+騰訊的想像力就不那麼簡單了,規模效應的意義就體現在這裡。
 
事實上,按照騰訊目前的投資並購策略,極少直接參與到被收購企業的日常運營中,而是選取最優質資源給予最重點領域,投資大眾點評、投資同程網甚至把搜索業務劃歸新搜狗等,概莫如此。
 
「京東馬上要上市,不缺騰訊這些錢,要的還是威懾力和潛在資源。 同理,騰訊也不缺錢,投資京東要的就是對阿裡的牽制,在這些惺惺相惜的情感因素下,京東到底姓劉(劉強東)還是姓馬(馬化騰)倒是次要。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邏輯上和情感上理得順,剩下的只是價格問題,畢竟生意就是生意。
 
而騰訊出招,阿裡也不會坐以待斃。 就在近日,天貓上線國際站業務,搶奪海淘業務。 分析人士指出,很多人認為淘寶網+天貓,阿裡系電商貨物已經「高大全」,但實際上在貨物品類和數量上仍有進一步擴展的空間。 「即便實物款式足夠大,阿裡在虛擬貨物領域一樣有空間。 」
 
另有分析認為,京東、騰訊聯手除了入口打通,還將進入阿裡後方,很可能從三四線城市入手,甚至「農村包圍城市」。
 
但這一觀點遭到互聯網知名分析師魯振旺的看衰,他認為,騰訊聯手京東進軍阿裡後花園的言論肯定是胡扯,淘寶是阿裡的後方大營,也是巨大隱患,如果京東搞C2C絕對是自掘墳墓。 因此,致力於跟微信結合進行移動端佈局,發力四五線市場,利用大資金進行物流佈局和開放平臺,才是京東的未來。
 
搶奪傳統企業盟友
 
形容阿裡和騰訊競爭的激烈程度,不僅要看現在,還要賭未來,而電商即是現在,線上線下融合的O2O即是未來。
 
誰是好夥伴?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主動遞出橄欖枝。 他已經明確表示,「萬達電商可能會從騰訊或阿裡中選一家合作」。 據王健林預計,2015年萬達線下客流將超過20億人次,他放言,「一個優秀的線上公司加上萬達的線下資源,不要說在中國,在世界上都沒有敵手了」。
 
但反過來對騰訊、阿裡而言,即便萬達是最大的香餑餑,卻也不會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
 
根據現有資訊,銀泰、王府井、富力、天虹等傳統零售業態巨頭都已經與騰訊、阿裡進行不同程度的合作。
 
但魯振旺認為,國內還沒有看到一個真正成熟的百貨類O2O應用,由於國內百貨都是招商模式,對賣家運營的掌控力不足,在入口和平臺運營上又過於依賴類似于微信微生活和阿裡微淘,所以萬達、銀泰、王府井等依然在摸索階段。
 
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也指出,2014年傳統零售行業正在尋求新的變革。 一方面,推進線上線下無縫融合,佈局全管道零售,移動端將成為今年拓展的重點。 另一方面,傳統百貨正在向購物中心轉型,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體驗式改造,將門店互聯網化、移動化。
 
但另一位互聯網專家李成東對O2O現階段合作的成效表示懷疑,他指出,目前所有公開的實物O2O專案案例,只有微信上的商業化案例提供了確實的訂單和交易額資料。 而無論是阿裡的O2O專案,還是蘇甯、王府井、萬達等單體零售商的O2O,都沒有公開任何有效的評判資料。 有效的? 還是噱頭? 不言而喻......
 
大資料亦是競爭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探討的阿裡、騰訊的競爭集中在物和人身上:阿裡擅長物的交換,騰訊擅長人的交互,兩家公司開始互攻大本營。
 
不過,作為互聯網未來方向,基於大資料的雲計算等領域目前尚未引發來自阿裡和騰訊的爭奪,至少在面向直接消費者層面,這是個較晦澀的領域。 雙方曾有的簡單交鋒也僅存于酷盤這類個人雲存儲領域,離亞馬遜這種級別的雲計算業務距離尚遠。
 
但在阿米巴資本管理合夥人李治國看來,阿裡巴巴已經在該領域取得領先優勢。 他指出,很多人在笑話阿裡雲,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在阿裡內部最具理想化的專案已經開花結果,訂單應接不暇,機房都建到內蒙古了。 「百度、騰訊在這個領域遠遠落後。 」
 
如同李治國所言,阿裡雲在過去幾年曾以不同面目示人,其主導的阿裡雲OS作業系統以至阿裡雲手機均遭到市場冷遇。 但在近一年時間,阿裡雲與此前阿裡收購的互聯網基礎服務商中國萬網產生化學反應,成為功能變數名稱註冊、雲伺服器、虛擬主機等領域的新興力量,並獲得大量中小企業客戶,特別是基於淘寶賣家的內部轉化訂單。
 
李治國給出原因,馬雲給了王堅(阿裡雲負責人)五年時間,幾乎不計投入,在面臨拆分的關鍵時刻老馬頂住了壓力。 除了王堅,還有誰能在一個位置上坐五年? 大公司創業更需要理想化和耐心。
 
資料顯示,目前阿裡雲專注企業級雲服務和大資料服務,其引發行業爭議的、面向個人的作業系統和手機業務已經分拆出去,由現任阿裡巴巴CEO陸兆禧親自掛帥。
 
不過,騰訊近來也開始提速該業務。 北京商報記者獲悉,騰訊雲計算業務「騰訊雲」開年一直圍繞價格戰展開,大打優惠促銷。 而搭著微信東風,也在近期上線「微信雲」專案,為微信協力廠商服務商提供雲平臺服務。 不過,有坊間消息傳出,微信雲目前只是雲計算部門的一廂情願,微信內部暫時沒有為之推廣的意圖。
 
「但在未來,這必然是騰訊、阿裡爭奪的焦點之一,畢竟沒有比這更深層的方式去接觸開發者和中小客戶了」,分析人士坦言。
 
北京商報記者  張緒旺/文 CFP/圖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