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雲計算時代的到來,我們所知道的伺服器種類,將不僅僅限於機架式伺服器、塔式伺服器、刀片伺服器,已經有一種叫做「雲伺服器」的人物誕生。 也許我們還沒有搞清楚什麼是雲計算,沒有對雲計算有統一的定義,雲伺服器的出現,是否能夠被接受呢?
對於雲伺服器來說,目前也沒有確切的定義,這種為雲而生的伺服器普遍具有高密度部署、節能、易於管理的特點,並且每節點價格相對機架伺服器要更加低廉。 從本質上來說,雲計算伺服器和泛型服務器沒有太大區別,處理器、記憶體、硬碟、I/O同樣基於標準化設計,唯一的區別,可以說雲伺服器是一種新的「搭配方式」,將硬體資源更加充分的利用,量體裁衣,避免硬體資源的浪費。
對於什麼是雲伺服器的概念,各大廠商也說法不一。 甲骨文公司認為,雲伺服器就是為雲提供服務的軟硬體相結合的一體機。 戴爾表示,他們最新推出的微伺服器PowerEdge C系列就是雲伺服器的一種。
惠普更是單刀直入,「什麼伺服器能滿足雲計算的需要,就可以稱為雲伺服器。 惠普全線的伺服器產品都可以支援雲服務,因此惠普的全線產品都可以被稱為雲伺服器。 」
富士通表示,「雲伺服器一定是面向大規模部署的應用,而不是小規模的應用。 目前,雲伺服器主要適用于一些羽量級的應用,比如Web 2.0應用。 」
NEC的解釋為「面向雲的伺服器和傳統伺服器的本質區別在於,雲伺服器是先考慮應用後生產產品,而傳統伺服器是先生產出產品再附加應用。 」
浪潮認為,雲計算時代的伺服器講究定制和分化,強調伺服器對單一(或者一類)應用的適配性。 這種以應用為主導的設計模式能夠有效降低客戶從採購到運維的整體擁有成本。
天地超雲表示雲伺服器強調的定制化就是對與雲應用無關的一些伺服器功能進行精簡,以達到節省成本、降低能耗、好用易用的目的。
Platform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周松年認為,雲伺服器這個說法有問題。 因為雲計算的本質是開放、標準化、通用化。 為了滿足雲應用的需求,使用者只要將市場上通用的伺服器進行組合即可,而沒有必要採用定制化的產品。
從以上來看,雲伺服器應該就是一種定制化的伺服器。 對於定制化的伺服器,英特爾認為,定制的基礎應該是具體的應用。 此外,定制化也是伺服器製造商避免產品同質化和推動市場良性競爭的基本保證。
與傳統伺服器相比,雲伺服器有其顯著特徵,即:高密度、高可擴充性及強大的虛擬化能力。
高密度
目前高密度伺服器主要分為多路機架和刀片。 2U空間內集成2個、4個、乃至8個獨立計算節點的高密度多節點伺服器,一時間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當仁不讓的成為時下IT基礎設施中耀眼的焦點。
雲計算對資料中心性能和效率也有著不同的要求,一些操作中對計算需求更高,高密度伺服器能夠減少延遲、提高反應速度。
高可擴充性
雲計算最本質的特點之一是説明企業使用者實現即需即用、靈活高效的使用IT資源。 因此對於部署雲計算平臺來說,就必須考慮對彈性空間和可擴充性的真實需求。 伺服器的可擴充性是指伺服器的硬體設定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配置,如記憶體、配接器、硬碟、處理器等,因為伺服器的硬體設定可能是根據不同時期的網路設定而改變。
強大的虛擬化能力
雲計算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因此,伺服器的虛擬化能力成為選型時的重要參考指標。 這要求伺服器必須具備良好的性能、足夠的記憶體、平臺支援及開通效率等。
歷數目前的雲伺服器產品
AMD,一直面臨與英特爾的激烈競爭,SeaMicro則是其通往雲資料中心市場的入場券。 AMD今年花費3.34億美金購得SeaMicro,踏入炙手可熱的雲架構市場。 AMD發佈的SeaMicro SM15000伺服器,SeaMicro能耗經過優化的高密度伺服器設計不僅解決了雲架構不斷增長的需求,也滿足了綠色節能的需求。
甲骨文的Oracle Exalogic中介軟體雲伺服器X3-2。 Oracle Exalogic X3-2全面支援伺服器、網路和存儲虛擬化,並提供IaaS管理,從而可利用可即時部署的範本快速部署應用,因此應用部署時間可節省多達95%。
戴爾PowerEdge C系列的設計思路是「高密度、低能耗、降低成本」,適合雲計算的大規模部署環境。 C1100,具備高記憶體和低功耗並且專為集群優化的計算節點伺服器; C2100,支援高效能資料分析的雲計算平臺和雲存儲伺服器; C6100,專為雲和集群優化的4節點共用型基礎設施伺服器。
惠普Proliant SL系列伺服器也是專為超大規模資料中心設計,是業界首款專門為橫向擴展環境而設計的標準多節點系統。 使用了「無縫的模組化」系統架構,相比傳統伺服器產品,產品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一專多能」。 SL6000系列的三個子型號之間(SL160z G6、SL170z G6、SL2x170z G6)可以通過不同比例的搭配,滿足IO密集、記憶體密集、計算密集等不同的應用場合。
超雲伺服器為建設大規模、高速度、高性價比的」中國雲」而設計,具備高性能、高密度、高可擴展、高可管理、綠色環保等特點,超雲伺服器可以預裝虛擬化軟體與資源調度軟體,達到「開箱即用」。 超雲6000系列可以為雲存儲提供硬體平臺,或用於節點集群,WEB託管和鏡像緩存。 超雲7000系列是HPC和資料中心的最優之選 。
富士通CX1000系列是富士通專為雲計算設計的高密度伺服器,它將38個伺服器節點封裝至機架中,採用集中式供電和冷卻的基礎架構,相比機架伺服器具有更低的成本。 採用了一個內部通道來彙集流經標準尺寸機架頂端的熱空氣,保證這種多節點設計的散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