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蒙進煌 盧盈 實習生 莫雲
核心提示
昨天是世界郵政日。 過去,我們與親朋好友聯繫,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郵政局發電報、寄信或物品來完成的;現今已進入互聯網時代,電話、網路、視頻通話,與親朋好友的聯繫不再是等幾天,而是想什麼時候聯繫就什麼時候聯繫了。 郵政在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中越來越遠,關係最密切的似乎就是集郵和郵購物品了。
這些年,廣西郵政業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10月9日,記者走近不同的人群,聽聽他們講述與郵政書信有關的時代記憶。 看了這篇報導,也許會勾起你關於郵政的美好回憶。
老郵政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書信漸少
生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曾鋼糧是一名老郵政人,如今的他是南寧市郵政分公司市場與網運部視察員。 1981年投身郵政工作的他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人際交往主要靠書信,當時個人信件比較多。 在曾鋼糧的記憶中,個人信件郵寄高峰一直持續到了90年代,此後人們的郵寄習慣又有了新的變化。
「到了90年代,有獎明信片郵寄的比較多,還出現一個集郵高潮,郵品火了,帶動了實物寄遞。 」當年,郵寄不再單純是一種溝通,還帶動了郵品的收藏。
2000年後,互聯網與通訊業逐漸發達起來,私人交往的書信數量銳減,只有商業類書信成為主流。 「比如銀行對帳單等給人真實感強,並具有信用目的的郵件多了。 」曾鋼糧說,到了2010年,隨著網購風起,快遞包裹類的郵件開始增多。
母女兩代
對信的感覺截然不同
生於1955年的黎女士,對書信的記憶和感情,與女兒小邱有天壤之別。
黎女士小時候住在平南,父親在南寧教書,因為假日少不能經常回家,就以書信向母女親人問好。 黎女士因此得以幫媽媽收信、讀信。 1年下來,七八封信還是有的。
18歲時,黎女士得以來南寧與父親團聚,自然也就不再寫信。 而她也到了收發書信年紀,二十幾歲談戀愛的時候,她和愛人互寄書信,8分錢的郵資,寄去的是思念與關懷,那時候,等待書信成為她生活中最甜蜜的事。
小邱今年讀大四,她最近一次寫信竟然是6年前的事了。 那時她剛考上南寧二中,學習壓力比較大,因此寫信給老同學互訴衷腸,舒緩心理壓力。 如今則再不動手寫信,而是以寄明信片的方式,與老師、同學聯繫。 她覺得寄明信片比寫長信方便得多。
8090後
書信交友越來越少
書信是老輩人心中難以割捨的情懷,對不少80後來說,也有美好的回憶。
陳娟1983年出生在南寧,1997年,陳娟還在讀高中,那時特別流行交筆友,陳娟與自己的小夥伴也加入其中。
「筆友類似于後來的網友,互相可能沒有見過面,通過廣播、雜誌瞭解到對方的通信地址,然後互相通信。 」陳娟記得,那時最快樂的事情之一就是收到來自筆友的信。
「一封區內的信可能需要3天-5天才能寄到,心裡的期盼和緊張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有時候一天要跑三四趟學校的傳達室,就為了看看有沒有自己的信來。 用文藝點的話來說,當時也算是鴻雁傳情。 」
「那種寫信和等信的感覺,是美好的。 」在中山大學上學的90後女生黃婕,如今還時常通過書信與朋友聯絡。 有時候,一些朋友收到她的信件,看到「盼回」的字眼時,還問她「不可以在Q上聊嗎」。 她知道,在通訊工具發達的今天,一些朋友嫌書信太麻煩,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她還是很享受寫信、寄信、等待回信、收到回信的那種美好感覺。
作者:蒙進煌 盧盈 莫雲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