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現場,醫護人員向有需要的老人發放黃手環,這在我省醫院是首次發放。 黃手環記錄了老人的各種資訊,在老人需要幫助時,其他人可通過黃手環內的資訊與其家人取得聯繫。 本報記者蘆曉娟攝
9月21日是第二十個「世界老年癡呆日」,由貴州省科協主辦的有關老年癡呆症的義診和免費講座19日在金陽醫院舉行。 現場進行免費測血壓、查血糖、查血脂,記憶量表篩查,專家現場諮詢、答疑,並贈送病人黃手環、記憶卡等。 據悉,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已開設記憶門診,重點針對有記憶減退的中老年人諮詢、診治。
今年「世界老年癡呆日」的主題是「關注身邊的‘老糊塗’」。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預計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將達2.02億。 老年癡呆發病率明顯上升,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病、癌症和腦卒中的人類第四大殺手。 資料顯示,我國老年癡呆症患者已達900多萬人,並正以每20年翻一番的速度遞增。
在義診現場的1小時裡,初步篩查出患有老年癡呆症的比例為10:1,且患病人群趨於年輕化。 「一般來說,癡呆症多於65歲發病,但是現在有不少50多歲的人就已經開始發病了。 」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葛美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的幾率也增加。 目前,老年性癡呆存在「一高三低」即患病率高、就診率低、診斷準確性低、治療率低的問題。 許多人還存在著「老糊塗是正常現象」,而不是疾病的錯誤觀念;或者認為「老年癡呆無藥可治」。 資料顯示,中國輕度癡呆症患者就診率為14%,中度癡呆症患者就診率為25%,重度癡呆症患者就診率不足34%。
「一些患者由於不能辨別東西,有時候在家會點火,給家庭或社會造成損失。 」葛美說,老年癡呆症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一旦患病,其大腦記憶衰退症狀將不可逆轉。 判斷是否患了老年癡呆症有一些簡單的指標,在認知方面,如大多數患者不能出去購物買菜了,不敢做飯了,不認識人了,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是中度以上。 嚴重的癡呆症症狀表現為,生活不能自理、走錯屋、忘記關水龍頭等,需要有人照看,否則很危險。 再嚴重就是出現精神症狀,今天吃過的飯也忘記了。 「會說自家人偷東西、孩子受虐待、離家出走等。 」葛美說,如果儘早對此病進行干預,可延緩記憶衰退的時間。
而引發老年癡呆的因素非常複雜,有遺傳因素,還有環境、年齡、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等。 由於對癡呆症認知度比較低,加上其早期症狀比較隱秘,癡呆症患者漏診率比較高,幾乎一半的癡呆症被漏診。 葛美介紹,癡呆症症狀會出現一些抑鬱、焦慮上的情緒問題,會被診斷為抑鬱症或者焦慮症。 其實,情緒上的問題也是辨別記憶下降與癡呆症輕度認知障礙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半的記憶下降不會帶有情緒上的表現,而輕度認知障礙會有抑鬱、焦慮等情緒上的表現。 」
雖不能根治,但早期發現及時診治,對改善和延緩病情能起到關鍵作用。 葛美說,老年癡呆症在初期有跡可循,有記憶減退、智力減退、性格改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行為怪異等5類前兆症狀。 例如容易遺忘剛剛發生過的事情,即使提醒也記不起;外出容易迷路,記不起熟悉人的名字,不會計算收支;情緒大幅度波動,性格變得多疑、易怒...... 這些都是典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