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民以食為天」,昨日是第34個世界糧食日,禪城塔坡社區老街坊麥德楷曬出上百張從民國時期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通市場的糧票,吸引了不少老街坊駐足觀看。 更有街坊回憶起當年使用糧票的年代,呼籲年青一代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
民間收藏愛好者楷叔已經收藏至少100張糧票,塞滿了一個月餅鐵盒。 每張糧票上,都印有糧票發行方、發行年份、市斤數,且每張糧票均配有圖案,如同當今流通的紙幣。 「這些基本上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發行的,收藏了20多年來,全國各地的糧票都有。 」楷叔說,自己主要收藏全國糧票、廣東省糧票和佛山糧票。
當然,盒子裡裝的不是最珍貴的藏品。 真正被楷叔認為是「鎮店之寶」的是數張糧票收據,它們是6年前從江西革命老區古玩市場淘回來的,現在用透明紙包裝收藏。 其中,有3張是民國年間的繳納公糧執照。 這三張執照並排如一張A 4紙大小,上方寫著「繳納公糧執照」六個繁體字,徵收單位為「晉綏邊區行政公署」,落款時間為「民國三十七年」,每張執照上,除了蓋有四個小方印外,還有一個大方印章。
「民國三七年即1948年,這肯定是解放區當時徵收糧票開的收據。 」楷叔推測,當時的農民除了自給自足還要繳納公糧,而這些執照就是農民繳納公糧的憑證。 此外,還有一張民國三十五年流通的「救國公糧」收據。 「當時糧食也能救國,很偉大。 」楷叔說。 收據出處是「山陰縣城關糧店」,正值1946年,楷叔推算,當時戰爭糧食相當緊缺,農民將糧食捐給抗戰部隊。
楷叔在店裡曬出這些「古董」時,吸引了不少路過老街坊駐足觀看。 「這些糧票我們都很熟悉了,當時用過。 」年近80歲的陸伯指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糧票激動地說,「我們那個年代窮,飯都吃不飽啊。 」在場老街坊們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街坊講古
高中時憑票一天分配一斤糧
講述人:50後 孫叔
我們那個年代出生的人,經歷過饑荒年代,至今記憶猶新。 那時出世的孩子,因母親吃不飽沒有奶水,有人從市場撿魚內臟煮湯喝下奶。 好在對於新生兒,政府比較優待,可以分2毛錢的蜜棗給小孩補充營養。
1964年春天,我爺爺去世。 當時他床頭還有些煎堆、油炸角仔,不捨得扔掉,大家拿出來分著吃。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吃死人留下的東西有些不妥,但當時糧食非常緊缺,饑不擇食,哪想這麼多。
從上世紀60年代起,國家計劃經濟,發行糧票。 當時供應還算正常,但後期經常糧食不夠,用糧票買糧食時要搭配一些番薯、玉米等充數。 每人分配多少糧食,都有講究,如初中生每月分配28斤糧食,高中生是30斤。 我上高中時,每天早餐吃二兩米飯,午餐吃四兩米飯,晚餐回家吃,一天分配1斤糧食,說實在話,當時吃得並不是很飽。 不過,還可以用糧票換購餅乾,汽水加餅乾可是當時同學聚會最高級的零食。
一家有時一天只吃一餐番薯
講述人:60後 楷叔
我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小時候糧食很緊張,經常吃不飽。 我曾經見過,有人因為餓得不行,直接跟到廟堂偷貢品吃。 我祖上是小商販,相比農民,當時的生活還算可以,不算是最窮的。 但即便這樣,我們也很少有飯吃,經常吃番薯、粉葛、野菜等充饑。 有時一家人一天只能吃一餐番薯,要是每天有二兩米飯吃就已經是很不錯的生活了。
上小學後,生活漸漸有了起色,開始有飯吃了,但依然過得很清貧。 直到改革開放,老百姓的日子好了許多。 至少有兩餐飯吃。 而如今,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做夢都沒想到生活會過得如此之好。 每每看到現在的小孩子不肯吃飯浪費糧食時,我都覺得很痛心,希望年青一代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糧食來之不易,真正理解和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來之不易。
小時常向鄰居借糧過日
講述人:70後 阿芬
我們一家是農民。 小時候家裡特別窮,糧食很緊缺。 1981年,我爸爸去逝,那時我最大的姐姐才16歲,下面還有4個兄弟姐妹,我最小,當年才6歲。 家裡種著3畝地,因為兄弟姐妹都比較小,都沒有太大的勞動能力,媽媽又不會耕地,只好改成耕種二畝地,雖然不用交那麼多公糧,但收穫的糧食也少了,很多時候,總是向鄰居借糧食,等下一季有收成了再還。 一家人實在不夠吃,就用番薯、芋頭來充饑。 1985以後,姐姐們都外出打工,家裡的經濟漸漸好了起來,再也不用過著每天吃不飽的窮苦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