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5月17日電(記者葉健、龔雯)每年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今年的主題是「寬頻促進可持續發展」。 對比這45年間的電信日主題可以發現,電信早已突破傳統通信界限,不斷擁抱移動互聯網。 隨著電信業市場化程度的推進,尤其是當虛擬運營商的入局,消費者未來不僅能享受到更「豐滿」的流量,也將享受更「骨感」的價格。
45年間 從微調到巨變的「電信日」
分析歷年「世界電信日」的主題不難發現,電信作為一種傳遞消息的通訊方式,在伴隨著自身技術變革的過程中,緊緊圍繞著如何服務人類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從1999年開始,電信日的主題告別了「電信系」,轉為「電子商務」,到2004年又再次轉向「資訊」。 這一表述的細微變化,顯示了電信已不僅局限在通信技術領域。 在當前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大資料時代,小小的一根通信電纜架起的是一張與世界融會溝通的巨大網路,而且變革的速度越來越快。
今年,世界電信日的主題為「寬頻促進可持續發展」,將聚焦于實現寬頻連線與內容普遍獲取的承諾。 中國從2012年開始,已連續3年實施寬頻的專項行動。 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光纖覆蓋家庭的規模已達到1. 72億戶,全國固定寬頻接入使用者的規模達到1. 92億戶。 同時,使用者使用4兆以上頻寬的比例達到80. 5%,包括廣大農村使用者。
電信資費未來是否有下降空間?
今年以來,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從市場競爭角度,傳統電信運營商的日子開始不那麼好過了。 虛擬運營商入市、電信資費市場化等實質性舉措,都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無月租、無合約、無漫遊費、購物花費也能抵話費...... 沒錯,這都是虛擬運營商帶給消費者的新選擇。 隨著十幾家虛擬運營商的套餐陸續出爐,各種新穎的計費模式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按照阿裡通信的介紹,阿裡將完全根據通話時間和使用流量付費,困擾很多消費者的月租、套餐選擇恐懼症都不再是問題。 而立志成為「第四大運營商」的京東通信,甚至規定消費者每在京東上消費2元錢,就可以增加1分鐘通話時間和1兆流量。 對於熱愛購物的人來說,這無疑是福音。
在虛擬運營商的衝擊下,三大運營商也開始積極應對。 14日中國移動宣佈推出4G新資費,流量單價最高降幅超過四成。 此外,中國移動還推出了流量分享服務和流量「季包」及「半年包」,不僅終結了每月清零的傳統,還讓不同使用者可以共用流量。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大規模降價基本只會限於4G領域。 飛象網總裁項立剛指出,很長時間以來,政府已經是「管高不管低」,資費的下降是通過技術進步來實現的,現在傳統業務並沒有太多降價的空間和能力。
隨著4G的全面商用,中國移動需要在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獲得FDD 4G試驗牌照發放之前儘快搶灘。 由於3G補貼的逐步取消,3G資費或許難有進一步大幅降價空間。 相比之下,4G補貼有望增加,所以4G資費還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 但是,資費的下調不代表消費的下降。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資費下調後會使用更多的流量,反而會導致消費總額有所上升。
未來的電信服務會怎樣?
儘管「營改增」會拉低運營商的效益,但通過基站共建共用,運營商還是有機會降低成本。
根據運營商的公告,三大運營商目前已經在籌畫組建鐵塔設施公司,主要是為了推進通訊基礎設施的資源分享。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實現基站共建共用,僅在上海就能關掉1萬座基站。 這將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進而為終端降價創造空間。
此外,很多消費者期待的「攜號轉網」,未來也有望逐步普及。 所謂「攜號轉網」,就是號碼不變,但卻可以變換運營商。
從17日開始,江西、湖北、雲南三省開始試驗「攜號轉網」。 加上2010年開始試驗的天津和海南,全國已經有5個省市成為「攜號轉網」試驗省份。 儘管目前試驗省份多為中西部省份,但是,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使用者享受到這一便利。 這不僅會減少消費者換號成本,更會刺激運營商提升服務水準。
除了上述變化外,面對微信等移動通訊軟體的衝擊,運營商也在從其他方面積極轉型,為使用者創造價值。 中國移動研究院相關專家透露,「運營商的未來一定是面向互聯網的」。 今年以來,中國移動推出下一代融合通訊,以對抗微信等通訊軟體的「侵蝕」。 據瞭解,融合通訊將提供新的社交服務,可以和其他運營商服務互聯互通。 至於收費,可以少收錢甚至不收錢。